我市倾力打基础 着力强本领 全力以赴确保平安度汛 |
|||
|
|||
|
|||
山东省淄博市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平均降雨量为 654 毫米,雨季集中在 6月至9月。淄博市境内主要有黄河、小清河、淄河等 10 条骨干河流,现有 5座大中型水库、2座中型平原水库、165 座小型水库,是全国 80 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防汛任务重。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淄博全市平均降雨量为485.2 毫米,8月降雨量为 1952 年有水文资料记录以来同期第三高值。截至 9月3日,全市累计降雨量为 66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 25%。 据淄博市防指副指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帅介绍,为全力备战汛期,防御好强降雨及其导致的积涝、山洪等地质灾害,淄博市落实责任,强化担当,多措并举,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多措并举,夯实筑牢 备汛工作基础 “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体制机制调整后 ,淄博市主动适应新形势 、新要求,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应急 、大减 灾 ’理念 ,勇于担当作为、创新破解难题,明确了‘1+3+5’应急指挥体制机制建设思路 。” 刘帅说。 淄博市以防汛抗旱指挥部为统领,构建一个指挥体系,创设三个办公室,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全面夯实防汛抗旱基础,健全完善职责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科学高效 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工作机制。 构建完善一个指挥体系,集中统一指挥应对。淄博市按照山东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制定市、县两级同步推进工作方案,率先在全省调整完成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设置,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全部调整至应急管理部门,构建形成了上下贯通、政令通畅、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修订完善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 ,建立健全联络、例会、督导检查、值班值守等工作制度 ,细化明确部门职责任务,构建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同有力的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市、县、部门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组织协调和会商研判等机制 ,构建形成了监测预报预警和重要水利工程调度等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为科学有序、协同高效应对灾害提供保障;建立主汛期和重要天气过程联 合办公机制,抽调水利、城管、黄河河务、气象等部门专业人员联合集中办公,及时调度防汛工作情况,会商研判雨情汛情险情,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为有效应对处置暴雨、台风等灾害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设立三个专门机构,统分结合共防共治 。在水利、 城市管理、黄河河务三个部门单位分别设立防汛抗旱办公室,在市防指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各领域专项防汛抗旱工作。比如在淄博市水利局设立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水情监测预警,编制重要河道湖泊和重要水利工程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方案,重要水利工程调度、推进和监管等;在淄博市城市管理局设立城市防汛抗旱办 公室 ,负责指导监督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设施安全运行管理,城市防汛排涝规划制定和监督实施,城市建成区防洪排涝、城市排水防涝行业应急预案编制、物料储备、队伍组织等;在淄博黄河河务局设立黄河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全市黄河防洪工程的行业管理、指导监督防洪工程安全运行、开展防洪工程应急处理和水毁工程修复等。 强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筑牢夯实基层基础。一是推进责任落实,提升工作合力,制定出台防汛抗旱责任制意见,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召开淄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会议,压紧压实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责任和相关部门专业管理责任。二是强化督导检查,补齐工作短板,组织编制了《联合督导检查制度》,明确防汛抗旱检查的方式、内容。淄博市防指联合督导检查组定期 对备汛 、防台风工作进行检查,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抽查暗访,发现问题责令整改落实,并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整改、真落实、真到位。三是整合应急资源,提高保障能力,淄博市委、市政府在淄博市应急管理局投入 2000 余万元建设防汛抗旱应急指挥平台,投入 1000 余万元购置防汛抗旱多功能指挥车等设备物资,组织对全市河道、水库分布情况进行摸底,掌握各类水利工程重要防洪指标,摸清全市防汛抗旱社会应急救援队伍、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底数等。四是强化应急力量,提高处置能力,组建了防汛抗旱专家库,成立汛期防汛应急抢险专家组,同时依托淄博红狼应急抢险救援队组建市级防汛抗旱应急抢险队,制定相关管理考核制度,提升防汛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五是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决策水平,建立包含区县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中大型水库河道汛期控制运用方案和抢险应急预案、城市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等各类预案方案的防汛应急预案库等。 加强一线指挥,严格值班值守 今年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省委书记刘家义“ 十个到位 ”要求 ,听取防汛工作汇报,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入汛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市防指领导带班工作,深入防汛指挥一线调度有关情况,安排部署防范应对强降雨各项工作。市委召开2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十个到位”贯彻落实工作、防汛信息化建设工作等。淄博市防指副指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刘帅每日主持防汛视频会商,调度区县、有关部门工作情况,研判雨情、水情、汛情,指导区县、部门有针对性做好相关工作。8月6日至8月20日,淄博出现3次强降雨,市政府值班市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等 24 小时坐镇应急指挥中心,调度有关情况,安排部署防范应对措施。 进入主汛期以来,淄博市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 ,每天由1名市政府领导带班、1名副指挥值班,确保汛情、险情、灾情等情况得到及时分析研判、协调推动解决、快速有力处置。江敦涛多次到应急指挥中心检查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市、区县投入150余万元,购置161部卫星电话配置到各级防汛指挥机构、防汛重点部位,7部单兵装备被配置到各大中型水库,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通信联络畅通。淄博市应急指挥中心接入水利 、公安 、自然资源 、城管 、环保、气象、黄河河务等9个部门单位 的视频监控点 3万余处,其中水库和河道断面监控视频点 150 处,城区低洼易涝监控点 42 处,确保 10 月底前实现全 172 个大中小型水库全覆盖,完成42个主要河道断面的水位监控工作。 练强内功,突出抓好抢险救援能力建设 淄博市立足 “防大汛 、抢大险 、救大灾 ”, 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出实招,立足实际找思路、解难题,全面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准备。强化防汛抗旱信息化支撑。建立健全市、县、部门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组织协调和会商研判等机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实现雨水情 、水库、河道水量实时监控 ,天气雷达 、台风路径即时监测,构建形成了监测预报预警和重要水利工程调度等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为科学有序应对灾害提供保障。融合现有资源,开发淄博防汛指挥手机 App,将指挥体系、预案方案、视频监控、防汛物资、应急队伍、天气预报、台风监测、网络对讲、视频会议等内容整合到手机App 平台,实现指挥、调度、会议、监测掌上化,为扁平化应急抢险指挥提供支撑。编制了《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响应工作方案》《会商制度》等制度方案,绘制了防汛抗旱防台风预警应急响应流程图,明确有关成员单位 、市应急管理局内部科室预警、响应工作职责任务,并将各项制度 、防汛责任人 、物资储备表 、水系图等上墙,为便捷高效展开应急响应行动提供遵循。应急救援队伍实现实战化。组建防汛抗旱专家库,将全市 148 名防汛抗旱专家统一纳入管理,为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建立与淄博军分区、武警淄博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应急救援力量联动机制,强化军地联调联战,遇有险情第一时间出动队伍抢险救援。依托红狼应急抢险救援队组建 600 人的市级防汛抗旱应急抢险队,区县组建 24 支共2.6 万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并配备救生衣、冲锋舟等装备器材。突出实战化训练演练,多层次全方位组织各类防汛抢险演练。演练模拟去年“利奇马”台风影响,针对监测预警、群众转移、抢筑子堤、堤防坍塌抢护等多项内容进行演练。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防汛演练120 余次,参演人员 5800余人次。通过演练,全市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队伍磨合加快,形成以专家队伍为支撑、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为骨干、训练演练为抓手的防汛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体系。防汛物资储备实现标准化。依据《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计算各区县防汛物资储备品种、数量标准,严格对照标准落实各类防汛物资。协调防汛物资有关生产销售企业 ,建立物资紧急调用机制,并指导区县积极发掘整合掌握辖区内社会资源,采取代储、社会征用等措施,因地制宜补足配齐防汛物资 。安排专人负责各类物资更新 ,将所有防汛物资录入应急指挥平台及手机 App,定期复核物资种类数量 ,并及时更新 ,确保紧急情况下“调得出、运得上”,满足应急抢险救援需求。 科学应对,全力守护主汛期 据刘帅介绍,今年淄博全市组织防汛应急演练120余次,参演5800余人次。8月14日,淄博市防指组织开展高淄路跨小清河分洪道大桥引路应急爆破拆除现场演练。整个演练要素完整 、指挥正确 、程序规范、联动有序。通过演练,该市组织指挥机制更加完善、责任分工更加明确、应急力量更加完备、处置措施更加得力,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同时,淄博市消防救援支队、红狼应急抢险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应急力量先后分3 次安排130 余人赴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合肥市庐江县,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执行应急抢险、清淤排涝、转移群众、巡堤查险等任务 ,出动车辆 22 台、冲锋舟14艘。淄博市利用市应急指挥中心强化预测预警和指挥调度,目前已与应急管理部、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以及区县、镇办应急管理部门实现五级贯通。指挥中心将水利部门大中小水库、河段视频监控,水文单位降雨量监测、水库水位监测,气象部门气象预警监测,以及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监测数据全部纳入应急指挥中心,实现预测预警信息网络互联、应用互通、数据共享。制定预警响应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强化与相关部门灾害预测预警信息联动,实现各类灾害信息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预报预警,第一时间信息发布。实行定期联合会商制度。进入主汛期以来,淄博市防指办公室每周一组织水利、城市管理、气象、水文、消防等部门会商会议 9次,形成会商意见,有针对性指导区县、部门做好防范应对工作。遇强降雨、台风等,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视频会商,采取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措施。今年第 8 号台风“巴威”影响淄博市期间,淄博市防指办公室按照省防指及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安排部署台风防御各项工作。市防指有关负责同志在市应急中心坐镇指挥,水利、应急管理、城市管理、气象、水文等部门联合值班人员加强信息调度和上传下达,随时处置突发情况。多次组织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会商研判,形成 4 次会商意见,有针对性指导区县、有关部门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密切监测台风动向,及时发布台风信息,市防指办公室以《今日防汛(台风专刊)》 形式发布台风信息 4次,为科学防范应对提供有力支撑。指导各区县和有关成员单位开展隐患巡查,重点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城市低洼易涝区的排查治理。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对高空构筑物、悬挂物、建筑塔吊、路灯路牌、户外广告牌等巡查,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安全。着重抓好台风影响期间危化品企业、非煤矿山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巡查值守,严格落实停产撤人有关规定,确保台风防御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力做好黄河洪水防御工作。8月25日,黄河发生 2020 年第 6号洪水。淄博市防指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 。强化监测 ,及时会商研判,实行“每日一调度、每日一会商”,滚动会商汛情,动态研判洪水过程。淄博黄河河务局启动防御大洪水运行机制,成立相关工作组开展工作,派出督导组,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落实防汛班坝责任制,对防洪工程进行巡查防守,尤其是对重点工程、薄弱工程实行 24小时不间断巡查防守,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及时抢护,确保工程安全。加强涉水安全管理,拆除黄河浮桥并做好锚固,在重点位置增设警示标志,组织人员提醒劝阻,确保涉水安全。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