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国共产党淄博市博山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大会确定了博山未来五年主攻方向,那就是“一个目标、三个聚力”:以走到全市前列为目标定位,聚力建设工业强区、文旅之都、生态城市。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博山将如何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中共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他说,未来五年,博山全体党员干部将创新竞进、凝心聚力、扎实苦干,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现代化城市而努力奋斗。
记者:刘书记您好,大家都知道博山是老工业区,这次提出聚力建设工业强区的概念,是如何考虑的?又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刘忠远:我们提出“聚力建设工业强区”,这是历史赋予的艰巨责任,就是要把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主战场,全力推动工业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重振老工业区雄风。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全力加快工业调整,在转型、聚集、引进上下功夫,打造极具博山优势的工业强区。一方面,要立足我区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一业一策明确项目载体、技术路径和责任主体,以更大的力度推进“1+N”精准转调,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转型的主导力量,深入实施产业创新链“铸链工程”,采取引进、延伸、配套等方式,促进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要把转型升级与化解过剩产能结合起来,打造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全国样板。
记者:博山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所以此次报告中提出打造“文旅之都”的目标,非常振奋人心。
刘忠远:是的,博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夏孝乡、中华陶琉文化城、中国鲁菜名城,我们提出“聚力建设文旅之都”,就是要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把产业和城市融合起来,把文化和生态结合起来,挖掘文旅内涵、整理文化资源、传承文化基因、打造“博山记忆”,真正把文化旅游打造成为标杆式品牌。
具体来说,集中打造以原山、鲁山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游;以陶瓷琉璃艺术中心、陶琉馆群等为代表的陶琉文化游;以山东特种工业集团、工陶集团、山博电机等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游;以中郝峪、上小峰、乐疃等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游;以焦裕禄纪念馆、原山艰苦创业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游,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记者:博山是一座魅力山城,今年再次提出聚力建设生态城市,将有哪些举措?
刘忠远:我们提出“聚力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进一步处理好生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按照生态学理念搞好城市设计,按照生态城市标准建设博山,做好治山理水、亲山近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彰显山城独特魅力。
具体措施就是“景区化推进城市建设”。我们不能破坏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要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创新,抓好主次干道升级、互通立交建设、危险路段整治等重点项目的同时,推进古建筑、古巷道、古窑炉修复保护,使城市遗存始终是“活着的历史”。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个性突出的主题文化公园,努力把博山打造成为“公园博物馆”。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集中培育陶琉小镇、健康养生小镇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加大旅游特色村、最美乡村古村落整合开发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挖掘好历史遗存、展示好风土人情,打造干净整洁、见山望水、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记者: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都是改善民生,博山在惠民生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刘忠远:未来五年,我们将全力抓好民生改善,在富民增收、公共服务、和谐稳定上下功夫,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首先就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深层次实施就业援助,多方面开展技能培训,让山城群众拥有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教育方面,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全面完成“大班额”“全面改薄”工作,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特殊教育品牌提升、高中教育提质创优、职业教育特色多元,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生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