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简称“齐鲁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齐鲁石化分公司(简称“齐鲁石化分公司”)通称齐鲁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拥有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加工工艺最为齐全的炼化企业。有大型石油化工生产装置90余套,可生产各类石化产品120余种。截至2016年底,齐鲁石化固定资产原值444.32亿元, 净值147.86亿元。设有直属单位24个,机关部门15个,专业机构14个。用工总量22660人, 其中正式员工21988人、劳务用工672人;经营管理人员1393人、专业技术人员4475人、技能操作人员13501人;高级职称1756人、中级职称2657人、初级职称1237人。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上缴税费152.5亿元,连续2年超百亿元。完成利润3.27亿元。全年加工原油1188万吨、生产乙烯87.09万吨、热电发电39.8亿千瓦时。
【安全生产】 2016年,公司抓好本质安全隐患查改,组织58套主要生产装置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提前完成山东省督办的64处油气管线安全隐患整改, 投资1.75亿元实施管廊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在化工装置处于“四年一修”运行末期、主要装置持续高负荷生产、部分装置检修、优化调整频繁的情况下,完成炼油、腈纶等装置检修,实现“环保停工、安全检修、 一次开车成功”的目标。全年杜绝上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非计划停工,连续4年实现安全环保无事故,齐鲁石化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绿色低碳战略】 2016年,投资13.4亿元的30个“碧水蓝天” 项目全部完成,对部分工艺炉实施低氮燃烧器改造,热电8台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达到国内最严格排放标准。强化环保装置和设施运行管理,污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比2015年分别减排12.3%、18.8%、12.6%、17.3%,乙烯污水处理场创出连续达标运行2263天的新纪录。严格危险废物处置,污水场污泥实现无害化掺烧。 坚持“开门开放办企业”,召开新2016年9月,齐鲁石化第三加氢装置(曹忠起摄)闻媒体沟通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组织“政协委员走进齐鲁石化”等7次大型公众开放活动,展示齐鲁石化安全生产、绿色发展业绩。
【调结构增效益】 2016年,全年挖潜增效12.3亿元。优化成品油结构,充分发挥新建催化裂化、航煤加氢等装置的作用, 柴汽比降至1.39,生产国五汽油162.7万吨、航煤87.8万吨、沥青105万吨,成功产出98号国五车用汽油。优化乙烯原料结构,用好自产、外购轻烃和乙烷,轻烃投入比例22.81%,吨乙烯原料成本比中国石化平均水平低127元,增效2.1亿元。灵活调整化工装置负荷,增产效益较好的聚乙烯、聚氯乙烯2.96万吨,合成橡胶增产3.24万吨。优化氢气结构,吨油用氢成本同比降低2.61元,增效3274万元。优化4个热电站运行,乙烯动力站2号发电机组投用,燃油锅炉产汽减少58.7万吨,增效1.29亿元。经济运行水平提升,16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出或保持历史最好水平。
【降成本减费用】 2016年,齐鲁石化公司紧盯国际原油市场变化,抓好进口原油采购和库存控制,采购价格比中国石化总部平均水平低0.45美元/桶,降低成本1.17亿元;抓住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时机,降低原辅材料采购成本2.41亿元。强化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吨油、吨化工产品完全费用分别降低28.4元、109元。全面推行“零基预算”,严格预算支出,6项重点可控费用比预算降低24.79%。强化工程预结算管理,审减工程款9133万元。全力推动亏损单位扭亏脱困,氯碱厂、腈纶厂、社区管理部3家单位减亏3.06亿元,氯碱厂6年来首次扭亏为盈。
【科技创新】 2016年,齐鲁石化公司开发茂金属系列管材和膜料、高强度滚塑料、聚氯乙烯专用料等9个新产品,加大顶替进口和定制化生产力度,全年生产合成树脂新产品23.1万吨、专用料30.4万吨,位居中国石化化工板块前列。充分发挥干法腈纶特色,开发微细旦短纤维、高强抗起球短纤维,腈纶产品首次打入国际市场。组织乙烯原料结构及工艺优化攻关,保证乙烯装置高负荷运行, 乙烯收率、高附收率同比提高1.05、0.15个百分点。加大科研开发推广力度,全年申报专利135件、授权112件,技术许可转让收入1549万元。
【胜利炼油厂第三加氢装置升级改造成功】 自8月25日停工始,主要对第三加氢装置进行国Ⅴ柴油质量升级改造。9月25日,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第三加氢装置改造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国Ⅴ柴油,柴油硫含量小于3.2×10-6,实现历史性突破。
【天然气进厂管线建成投用】 齐鲁石化天然气进厂管线安全隐患治理项目总投资704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是埋地敷设1条4500米的天然气管道。2015年9月20日开工建设;2016年1月26日管线贯通;3月15日,完成与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临淄站管道接头, 项目实现中交;3月22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临淄站开阀向齐鲁石化供天然气,新建天然气管线投用。运行42年的旧管线退出历史舞台。全年天然气进厂增加1.14亿立方米。
【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 2016年,齐鲁石化公司制定社区“四供一业”(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物业)及其他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总体规划,全面完成社区天然气改造,签订临淄区和张店社区供水业务移交地方协议,与地方达成太公路、辛烯路立交桥、垃圾中转站、丙烯腈社区供暖移交意向并获得中国石化总部批复。落实国家审计署整改要求,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为移交奠定基础。与潍坊市人民政府签订化工职业学院举办权转让移交协议和委托管理协议。
【市场化改革】 2016年,齐鲁石化公司通过竞标、谈判引入联通公司和山东广电公司,完成社区“三网”(固话、宽带、有线电视网络)改革,实现员工、企业、社会“三赢”。特检中心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盘活非核心业务的优良资质,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增收120万元。腈纶厂区和青岛LNG员工通勤实现社会化,迈出非核心业务外包第一步。质检中心、天齐宾馆等5家单位开展市场化运营,对外创收371万元。
【纪念建厂50周年】 4月18日,齐鲁石化召开座谈会,纪念建厂50周年。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齐鲁石化总经理、党委书记凌逸群发表纪念齐鲁石化建厂50周年讲话。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翟丕沐主持座谈会,并宣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玉普对齐鲁石化建厂50周年纪念活动的批示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贺信。座谈会现场播放建厂50周年电视专题片, 发放《齐鲁石化志(1990—2014)》《公司建厂50周年画册》等纪念书籍。4月,在工人文化宫举办庆祝建厂50周年文艺晚会, 2016年4月18日,齐鲁石化召开纪念建厂50周年座谈会(顾波摄)《齐鲁石化报》出版50周年专刊,组织齐鲁石化离退休人员参观生产厂,举办50周年摄影展等。
【《齐鲁石化志(1990—2014)》出版】
4月17日, 《齐鲁石化志(1990—2014)》出版。该志是对1993年版《齐鲁石化志》的续修,上限为1990年,下限至2014年。历时3年编纂完成,分为上、下两卷,共230万余字。志书翔实记述1990—2014年齐鲁石化生产、经营、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程及成就, 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该志由《齐鲁石化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9月,该部志书获第五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优秀企业志鉴特等奖。
【齐鲁石化成为淄博市唯一纳税过百亿企业】 1月28日,淄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15年度全市纳税百强新闻发布会,齐鲁分公司纳税127.23亿元,是淄博市唯一纳税过百亿的企业。11月1日,淄博市召开全市“工业企业50强”发展推进会议,齐鲁石化继续保持全市50强第一。
【“干法微细旦腈纶及色织布面料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11月20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淄博市组织召开项目鉴定会。由腈纶厂技术人员主持的“干法微细旦腈纶及色织布面料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实现干法微细旦腈纶纤维及色织布面料的规模化应用,在干法微细旦腈纶及色织布面料生产工艺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曹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