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在淄博开班


发布日期: 2018-05-15 17:54:26 浏览次数: 字体:[ ]

5月7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开班仪式在淄博举行。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淄博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周茂松,淄博市文广新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王巧妹,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淄博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五音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吕凤琴,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光舜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季国平、周茂松讲话,王巧妹主持会议。

 


 

季国平指出,挖掘和培养五音戏表演人才,是传承、发展、振兴五音戏的必行之路,既符合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与规范性,也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地传播传统文化,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发展,对于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遗项目,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都有重要的意义。《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是各位学员艺术之路上的加油站,希望学员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本领,为振兴五音戏做出自己的贡献。

 


 

周茂松指出,五音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研究中国北方戏曲,特别是鲁中地区的戏曲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研究价值。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下,五音戏一定能够发扬光大,成为山东乃至全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五音戏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培训时间2个月,集中授课为30天,调研、观摩、演出30天。将采用“课堂+舞台”学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采用“专题讲座”“声腔分组授课”“集中排练”“汇报演出”“观摩采风”5种形式进行。培训班邀请了著名戏曲专家季国平、陈鹏、高鼎铸、王文清、王新生及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霍俊萍、吕凤琴、曹培菊、郭阜娜等前来授课。

 


 

开班仪式后,季国平做了题为《坚定文化自信 彰显中华戏曲的审美风范》的学术报告。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