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党委书记李凯 |
|||
|
|||
|
|||
“淄博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这是我市实施改革开放赋能行动的有力举措和重要成果,也是我市构建多元化开放渠道,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键一步,对加快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加速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将成为淄博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开放型城市,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淄博保税物流园区党委书记李凯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凯表示,对于淄博进出口企业来说,通过淄博综合保税区可以获得更多的保税或免税政策、更便捷的报关手续、更加完善的保税加工和研发等新功能。进出口企业入驻淄博综合保税区,通过连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利于企业自由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降成本、通市场、增活力。 “利用淄博综合保税区的政策红利,有利于企业释放剩余产能,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特别是保税研发功能,可以为企业研发提供政策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促进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和保税监管制度优势,推进各类平台功能叠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以极大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李凯告诉记者。 目前,淄博综合保税区批复围网面积1.84平方公里,严格依据经国务院批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规划控制面积和“四至”范围进行了规划设计。同时,着眼于打造“申建、验收、封关一体化推进”的“淄博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配套建设。 今年以来,开工建设“港港联动”的淄博内陆港,启动了与青岛港的全面合作,正式开行“淄博——黄岛港”五定班列,今年已发运28列927车;开通了“淄博——乌里扬”点对点班列,实现了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的合作。多次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对接洽谈,已就淄博内陆港运营、冷链设施建设及集装箱落箱点等事宜达成初步协议。聚焦完善基础设施,新增集装箱堆场面积32000平方米。不断完善淄博内陆港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挂牌成立淄博内陆港管理运营有限公司,与山东省港口集团等有影响力的大企业达成股份合作意向;上半年,淄博保税物流中心监管货值实现10.37亿元;一线进出口货值逆势增长32.1%。 下一步,将通过整合青岛港、中外运、中铁集等优势资源,实现公铁海多式联运,进一步提升国际物流通道承载能力;同时依托“淄博——乌里扬”点对点班列的特色优势,与乌里扬口岸经济特区互设海外仓,逐渐形成综合保税区与内陆港互融互通的发展格局。 “淄博综合保税区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开辟动能转换的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决策部署,全力打造的对外开放新平台、新高地。淄博综合保税区将着眼于提升未来淄博综合保税区的运营质量和效益,重点引进高分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等‘四强’产业,加快建成辐射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质量效益好的产业集群。”李凯表示。 在物流通道上,通过公铁海多式联运等方式,实现与青岛港、日照港等港口的无缝衔接,聚集全市、鲁中地区乃至全省、华北地区货物,实现以集疏运为核心的实际意义港口功能。通过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高地,构建“以物流筑通道、以贸易促产业”的开放型生态,为淄博对外开放助力、为淄博经济发展赋能。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