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项目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在全市加快实现淄博老工业城市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浪潮中,投资项目科以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最大竞争优势为己任,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思路,制定精准措施,从“企业视角”“用户体验”出发,着力打通制约项目审批的痛点、堵点,开展科学化、精细化项目审批,以“保姆式”服务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减少了企业在项目投资初创阶段的各种困扰。
企业投资项目种类繁多,项目内容也千差万别,为确保各类企业投资项目在立项时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服务,投资项目科积极打造“一个项目一套方案”的服务模式,在详细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及项目的具体情况后,根据项目类型、投资规模、用地位置以及具体手续办理的必要性、是否需要其他前置要件关联、流程节点等情况,为每一个企业投资项目拟定一套专属审批方案。同时,还瞄准项目立项“孕育期”,积极靠前服务,将服务对象“找到我”变成主动“找上门”,将企业“寻帮助”变为主动“问需求”,今年以来,指派专人先后走进齐鲁化学工业区、马桥化工产业园等全市六大省级化工园区,对东岳集团、海力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手把手、点对点”的进行立项辅导。通过精准把脉,问题分析,提前梳理企业立项的短板和问题,对于项目立项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温馨提示”,为企业办理相关审批事项扫清障碍。在德信皮业边角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立项前期,投资项目科便主动上门,详细了解生产工艺和流程,实地查看项目拟建场地,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分析和立项推演,逐个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讨,助推企业立项手续顺利完成。为了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质量,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立项标准化建设。按照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要求,对项目立项进行了精细化梳理,明确了每个环节办事依据和办事标准,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立项审批流程、申报材料标准化模板,实现了全市立项一套流程、统一标准。
二、坚持“有解思维”作指导,“组合拳”打破立项难题
项目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重大战略规划得以实施的核心支撑。国网中低压配电网基建工程、小清河复航高青港项目等一系列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的省、市级重点项目陆续计划实施,这些企业投资项目不仅办理难度大、问题多,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无先例可寻,还面临着部分审批要件不齐全、立项时间紧迫的问题。面对困难,投资项目科牢固树立“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理念,坚持有解思维,综合运用“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并联审批”等有效措施,帮助企业顺利完成项目立项。小清河复航高青港项目不仅得以快速完成立项,还在最后的时间节点,完成了省专项债的申报,为小清河复航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力续写了立项审批的“淄博速度”。
多部门市县联席会审制度,一直以来都是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的重要环节,这项制度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还能进一步提高审批部门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和压缩审批时限。在“1+N”联合审批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疑难项目“1+N”联合会商制度,通过同步征询多部门意见,帮助企业理清项目审批头绪,找出项目手续办理的可行路径。吉利新能源易易互联新能源换电站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的新能源项目,作为新兴产业,在项目立项过程中面临着项目布点涉及面广、涉及全市各区县;项目只有总体计划,单点选址不确定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但为了保障新生项目的健康发展,投资项目科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组织协调优势,组织住建、生态、自然资源和规划、应急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分析,帮助企业进行集中“会诊”,开出了综合“药方”,集各部门之力,为企业提供了满意的服务。近日,安泽特气的光伏制氢项目,因遇到林地用地以及危化品项目必须入园建设的难题,迟迟无法推进,投资项目科立即组织发改、工信、生态、环保、化专办等部门,集体为企业协商解决办法,通过近2个小时的集体讨论研究,帮助企业制定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四、上门贴心审批,让“最多跑一次”真正变为“一次也不跑”
针对企业对网上填报系统不会操作、项目信息填报经常需要反复修改等问题,根据企业需求,投资项目科经常派出业务骨干直接奔赴项目现场,为企业提供上门代填代办服务,实现项目立项审批“零跑腿,快速办”。近期,为确保淄博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项目立项填报一次通过,投资项目科安排专人进行上门服务,现场“一对一”指导企业工作人员进行5个快速路项目的网上系统申请内容填报,从企业提出网上项目申请到完成网上项目审批到现场出具核准批复意见,总共用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房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提出为2个幼儿园项目在办理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的诉求后,投资项目科工作人员专程赴项目现场,就手续办理进行了业务解答,并现场指导企业完成资料填报,仅用半个小时,便完成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着力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企业体验智慧政务带来“一次也不跑”的幸福感,投资项目科提出了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事项自助办理设想,细化了事项信息化流程和有关参数,率先在全省开发了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事项的自助办理系统,企业只需一台电子设备,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手续的办理,实现政务服务业务自助办、随时办,真正做到“一次不跑、也能办好”。
为进一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从“企业视角”“用户体验”出发,投资项目科在现有审批流程基础上,深入进行再梳理、在优化,发现原分别由发改部门和应急部门办理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事项,完全可实现同步办理。在此基础上,投资项目科大胆创新,在全省率先将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两个事项合并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原来企业需要申请两次、提报两套材料的两个事项,现在只需提交一套材料即可一次办好,减少了企业办理时间和跑腿次数。在对相关审批要件进行完善、梳理、分类并进行办理测试后,完成了申报模板和审批模板的编制,通过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临淄区、张店区等区县已率先完成“两证合一”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