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电力】周村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 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 |||
| |||
近年来,周村供电中心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上持续“加码”,不断提升“获得电力”指数,主动适应市场、贴近客户、接受监督,积极构建便利化、透明化、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模式,全面推行“三少”——环节少、资料少、跑腿少等办电模式,让企业客户畅享每一度的优质电力服务,为周村经济社会注入发展“催化剂”。 打造优质服务高地 赋能周村经济发展 8月25日,淄博市召开支持周村区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会议决定举全市之力支持周村区高质量发展。周村供电中心也积极融入到区域发展的主战场中,中心主动与政府对接、主动与客户对接、主动与用电项目对接,做到客户需求响应快速化、作业程序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客户服务人性化,通过打造一流的用电服务高地,赋能周村经济发展的目标。 “感谢周村区委、区政府和周村供电中心的大力支持,这次上电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省时、省心、又省钱。”8月24日,随着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10495千伏安变压器负荷送电,由周村瑞光、旭能热电厂供电的19家企业全部接入国网供电,企业用电供需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今年5月,根据环保要求,周村区瑞光热电厂一台3万千瓦发电机组、旭能热电厂一台2.5万千瓦机组被责令关停。因此,由瑞光热电厂供电的14家企业和旭能热电厂供电的12家用电企业共计26家(其中,旭能热电2024年关停,政府本着“企业自愿接入”的原则稳妥推进,所以目前完成的是19家)用电企业将面临接入国网供电的新情况。面对突然增加的巨大负荷,电网运行面临严峻考验。 根据周村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为确保瑞光热电厂供电的企业顺利接入国家电网,周村供电中心积极配合市供电公司联合行动,逐户调研客户用电需求,本着“确保关停机组所带客户全部纳入电网可靠供电”的原则,确保企业可靠接入。每个项目指定“高级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服务。 针对企业电力负荷的实际情况,周村供电中心积极和相关企业对接,努力克服电网负荷突增的困难,组织人员逐个企业走访,按照“一企一案、就近接入”,让企业先接入,先用电。对需要上专线的客户,积极帮助申报变电站专线间隔,保证用电负荷需求大的企业用电不卡壳。对于其他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10千伏公配线路,争取就近接入。同时,为解决线路重载问题,周村供电中心还优化城区电网网架,争取了2434万元的应急项目包,计划自110千伏南谢站新建10千伏线路4条,自110千伏灯塔站新建10千伏线路2条。 目前,瑞光热电14家转供客户以及旭能热电1家转供客户均已制定了具体的接入方案,预计新增用电容量9.07万千伏安。 用大数据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其中,能源供给革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释放了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强烈信号。 8月11日,山东恒利纺织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这是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利用电力数据产品深度分析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推动区域绿色能源发展的具体实践。 2021年,国网淄博供电公司积极利用相关电力数据,服务淄博乡村振兴,其中绿色电力指数是其中一项评价。根据电力数据分析,通过计算户均容量和10千伏线路联络率得出:周村区供电能力指数为0.95,居淄博市第一。但通过计算分布式光伏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得出:周村区绿色电力指数为0.09,排名比较靠后。这表明周村区电网基础较好,但绿色能源发展有待推动。为此,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将加快推进周村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着力提升该区域的绿色能源发展水平。 山东恒利纺织光伏电站项目是国网淄博供电公司推动周村区绿色能源发展,2021年并网的第二个光伏项目。该项目位于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院内,通过楼顶闲置空间敷设太阳能板,总装机容量达2.8兆瓦。该项目并网接入110千伏灯塔变电站10千伏甲母线后,每年可发电485万千瓦时,可节约标煤59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961吨。 为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加快推进光伏项目并网,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周村供电中心为申请光伏项目的客户开通绿色通道,对项目采取“一对一”针对性服务,通过简化报装流程、缩短报装时间、开展并网方案会签会商制等方式,为客户制定经济、安全的并网方案。同时,做到“电网建设项目跟着新能源项目的重点区域走、服务措施跟着客户的并网需求走”,进一步加快了新能源应用的发展和扩大,并选派业务技术骨干力量提供“一站式”跟踪服务,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咨询、设计、施工、运维等全方位服务,切实保障了光伏项目的落地。 “三快、三少、三低” 顶格服务辖区客户 近年来,周村供电中心始终把解决客户实际用电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三快、三少、三低”的主要做法,提升客户“获得电力”的便利性、满意度和获得感。 主动服务,推动办电更“省时”:在省时方面推行“三快”服务模式。一是供电方案答复快;配套工程建设快;验收送电快。为保障客户工程按期送电,公司为每一个业扩工程设置专责客户经理,全程跟踪客户工程,确保客户工程竣工即满足送电要求。 压减环节,促进办电更“省力”;在省力方面推行“三少”办电模式。一是环节少。所有业扩项目办电流程减少为“申请受理、供电方案答复、装表接电”,业扩过程中所涉及的竣工验收、供电合同签订等环节,均由客户经理提供上门服务或者线上传递办电资料,真正实现客户“一次都不跑”或“最多跑一次”的办电体验。二是资料少。减少客户办电提报资料,对于所有业扩工程仅凭有效主体资格证明(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即可“一证办电”,对于原本存档的客户资料无需重复提供,结合淄博市“无证名城市”系统建设,客户身份证、营业执照、产权证明等内容实现网上获取或者部门协查,省却客户提前准备材料烦恼。三是跑腿少。转变服务方式,提供全部用电业务线上办理和业扩工程上门服务。 延伸投资,标准建设,提倡办电更“省钱”:在省钱方面推行“三低”标准。一是延伸建设,降低客户投资;二是开放容量,放低接入门槛。定期将变电站的可开放容量、可用间隔、线路可开放容量录入营销系统,确保所有客户经理及时掌握公用线路所允许接入的容量标准,保障大容量、高可靠用电客户就近接入公用线路;三是典型设计,做低客户造价。通过彩虹营业厅和移动作业终端向客户提供典型设计方案和设备选用造价参考,指导客户合理确定用电申请容量、优化运行方式,实现设备最安全、运行最经济、投资最节约。 淄博晶优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是今年淄博市重点项目,落户在周村经济开发区,计划建设5条高水平智能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太阳能光伏组件3兆瓦。周村供电中心得知项目信息后,主动对接客户用电需求,企业一期设计报装容量为6300千伏安,计划在8月份投产。由于企业报装容量较大,周边公配线路无法满足供电要求,且按照要求这么大用电容量,需要客户自己投资建设专线用于满足企业用电需求,这样企业需要投入资金大约500万左右,对于如此大资金投入该企业负责人犯了难。 经过周村供电中心协调,周村经济开发区出资490万元,从110千伏正阳站为企业新建一条10千伏专线,满足企业用电要求。为确保施工进度,工作人员从现场勘查、方案设计、材料准备、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工作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施工时间从4月至7月,共计敷设400平方毫米铜芯电缆3740米,新上环网柜3台、电缆分支箱3台、配电室高压柜9台、3150千伏安变压器两台,比计划提前23天完成施工任务。电网新建项目的落地,周村电网布局将更加完善、供电能力将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周村供电中心主任申佃涛表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下一步,周村供电中心将进一步扩大“无感办电”“零证照办电”应用,做好主动服务、主动告知,推广网上国网大众点评式评价,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指标和客户满意度,不断助力周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电力十足”。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