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区大力实施“技能兴区”行动


发布日期: 2022-09-16 10:09:09 浏览次数: 字体:[ ]

       前不久,淄博新景职业学校正式开学,首批招收的280名新生报到入学。这是全市第一家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为我区破解技能人才短缺瓶颈,赋能高质量发展植入了强力“助推器”。

  发展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技能兴区”行动,聚力释放引、育、评、留“链式效应”,为培养新时代技能人才厚植沃土。

  2021年,我区启动“技能兴区”人才引进计划,制定人才需求目录,开发“就业365”智能服务系统,组织“周村——名校人才直通车”“留周体验日”“直播带岗招聘”等系列引才活动,2300余名大中专院校青年技能人才扎根周村、创新创业。引进山东职业技工学校新校区项目,今年预计招生1000人。创新实施“乡青团籍”制度,引导周村籍在外学子“归巢”。设立“金周伯乐奖”,动员全社会力量招引技能人才。

  以人才兴产业、以产业聚人才,方能提高产才匹配度。我区出台《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聚焦“1+3+4”产业链发展框架及新经济新业态,开展“百师千徒”、企业“金蓝领”、新型学徒制等专项培训行动。

  为推进产学深度融合,我区成立“周村商埠文化产业学院”,着力打造“校企联动、以岗定学、工学交替”的协同育人特色示范项目,“真刀真枪”锤炼学生技能本领。截至目前,已向知味斋、周村烧饼等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82人,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孙玉洁等一大批青年英才,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入选山东省品牌专业。推行校企“双基地”“双导师”培养模式,促成西铁城、三金玻璃机械、宏信化工等联合市内外高校订单培养人才。

  唯有增强岗位和薪酬吸引力,才能让技能人才“吃香”。我区充分发挥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企业用什么人、要求达到什么水平,自己说了算,从而有效释放了蕴藏在员工身上的“技能红利”,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技艺有多高超,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我区连续三年举办“周村宾馆杯”等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把关键技术、前沿技术、高端技术和解决生产难题、关键问题作为比赛的主要内容,对获奖选手给予最高5000元奖励,符合条件的可直接认定高级工。打造“品质名城·匠心周村”竞赛赛道,引导广大企业职工立足车间、班组岗位技能比武,一批批能工巧匠成为闪耀的“新星”,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逐渐形成。

  在周村,对于技能人才的服务覆盖了方方面面。我区先后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技能人才政策,大力宣传推介“技能兴淄26条”,对市级以上技能人才、技能平台分别给予最高140万元、30万元资金支持。发布“‘技能兴周’暖才行动12条”,着力解决技能人才关心的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实际问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技能人才制度,每年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提供健康查体和心理健康服务,“来了就是周村人”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