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三争见行动︱从一场大会看一座城的“诗和远方” |
|||
|
|||
|
|||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3月17日,博山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这场大会如一声春雷响彻山城,象征着博山区“诗和远方”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也标志着在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征程上,博山再迎里程碑式的“高光时刻”。 谋划 “三提三争”活动动员大会按下了全市上下拼搏奋进、提效争先的启动键和加速键,对于经济发展正爬坡过坎的博山来说,也找到了全面突破的动力源泉。 信心见于行动。此次文旅发展大会,是博山区继招商引资大会、产业发展大会、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博山区民生工作大会及全区“三提三争”活动暨干部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五个大会后,召开的又一场突显特色、意义深远的大会。 从今年元旦旅游市场开始转热,到春节市场的全面火爆,经过三年“卧薪尝胆”,文旅市场内驱力十足,蓄势待发。面对这样的发展机遇,博山高起点、高品质、全方位谋划2023年文旅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这在全市各区县中是第一家。 为什么在这个节点上做出如此谋划? 因为博山区知道,发展文旅是博山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首,更是大势所趋、使命所在、民生所向。 博山区委书记路德芝说,机遇摆在眼前,但是面对千帆竞发的文旅发展态势,时间,我们已经等不起;标准,我们也低不得。唯有一条路,摒弃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路,实实在在地奔着一流干、奔着最好最快干,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文旅发展的“博山路径”。 为什么要召开这个大会?它能给博山带来什么? 路德芝表示,召开文旅发展大会的目的,就是要全域联动、创新融合,开拓文旅发展新赛道,实现文旅品质新提升。理清制约文旅发展瓶颈,激发文旅企业发展动能,释放文旅产业发展活力,促进文旅市场全面提振,快干实干、抢抓机遇、高效服务,推动文化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让博山的“诗与远方”更加生机盎然,添彩“强富美优”城市愿景。 可以说,这是博山区手握优质文旅资源一手好牌却不沾沾自喜,而是要将牌打稳打好打长远的深思熟虑。他们意识到了,当前博山文旅存在诸如总量不大、质量不优、发展不快等问题,如果再总吃老本、固步自封,很快优势就会变成劣势。 落子 “实干”和“深融”,是此次大会给人们最深的印象,也是博山想通过此次大会带给这座城市的充沛能量。 会议围绕“博山 你是这样的城”主题,确定了“三融”“三创”“三全”的文旅工作总思路,彰显了决心,也阐释了博山文旅怎么干的方法。 首先是“创”,即创新、创意、创作。在文旅发展理念、景区运营管理、平台机制建设上出创新。在文创产品、品牌打造、智慧文旅上出创意。在文化研究、非遗手造、文艺作品创作上推出精品力作。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体,项目是基础,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为了做好“融”的大文章,博山一手抓老资源、老项目的品质提升,使其焕发新生机;一手抓新项目的策划推进,让更多适合博山资源优势的好项目落地开花。加速文旅与工农、教体、餐饮、康养等领域融合。加速景区景点之间、旅行社之间相互融通。加速文旅企业与市场、运营团队、投融资主体的对接融会。 这样,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博山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推动单一景点游向全域旅游的“大消费”转变,实现“文旅融合”“四季融合”“山水融合”。 博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林说,区委、区政府专题听取全区文旅工作开展情况,听各相关部门、镇办围绕精品旅游线路规划、支持文旅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有哪些措施;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反复、广泛、深入征求意见,邀请景区、文旅企业负责人围绕促进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就是为了让此次大会出台的相关政策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她向记者进一步介绍,“三融”“三创”目标是“三全”,即通过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坚持“大景区”理念,延长服务时间,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同、镇街联动、企业攻坚、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最终实现全区文旅工作的全时服务、全员参与、全员共享,人人争当“博山文旅”形象代言人,从而真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行业融入其中的全域文旅发展格局。 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下一步就是如何去做。 《博山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实施“提质增效、智慧文旅、全业态融合、项目带动、消费提振”五大工程、十六项措施,博山文旅发展有了新的路线图。其中,“对内提品质、对外塑形象”管理服务大提升行动、一部手机游博山、发布博山旅游地图、策划推出石门片区山地石屋长廊等文旅新项目、13个A级旅游景区门票减免优惠、十元游景区系列产品……有机衔接“吃住行游购娱”,措施实、范围广、力度大,让人眼前一亮,惊叹于博山区加快推进文旅提质赋能的大刀阔斧。 为让各部门、单位清晰地认识到在推动博山文旅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和分工,各司其职、全力保障,博山区还重磅推出了《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为集聚全区文旅资源要素,博山区成立了由景区产业联盟、餐饮产业联盟、住宿产业联盟等组成的文旅产业联盟,以达到四方联动,增强内生动力,推动品质提升,共同解决文旅发展理念更新慢、龙头带动弱、项目储备少、服务品质低、发展合力小等问题。 博山区还请来了有实力、有经验的“外援”——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全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推介和抱团营销想办法、探路子。智慧文旅、自驾游策划等大手笔也充分体现了不“破”不立的信心和决心。 底气 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才能聚起最大的合力、形成最旺盛的生长力。博山,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机遇和挑战面前,文旅发展向新向上的路上,他们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脚步。 这源于博山的自然禀赋,更为重要的是,博山拥有许多有情怀的文旅发展合伙人、一支能担重任的旅游企业家队伍和一群肯吃苦的文旅人、参与者,这是博山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最大底气。 博山,地处鲁中腹地,被誉为“齐鲁之心”,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博山区坚持文化赋能,聚焦全域旅游,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琉璃之乡,10个重点乡村旅游点、198处文博单位、335项各级非遗,红叶柿岩、颜神古镇、岜山、三水源等一批新项目崭露头角,博山从百年老工业基地变成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一桌博山菜”满足无数人的味蕾、博山琉璃多次登陆央视、《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了酥锅、精彩夜游吸引省内外游客打卡……越来越多的人赞叹:博山变得洋气了、好玩了! 此次大会还公开向社会征集“五个一”,评选“五个十”,用具有博山地域特色并时尚范儿十足的标志定位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博山文旅IP。并公布了博山旅游地图、精品旅游路线和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惠民旅游套餐。 方向明晰、方法明确,此次会议内容足够丰富,政策诚意满满,这是参会者的共同感受。对于全区而言,找到了文旅经济提质升级的路径;对于景区和文旅企业来说,增加了自信、鼓舞了士气;而它带给百姓和游客的,则是暖心的福祉和实惠。 “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绘就,我们也真切看到了区委、区政府打通文化和旅游产业全环节、全链条,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魄力。博山区景区产业联盟将秉承‘主动融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有序推进’的理念,一起构建‘大景区’格局,不断丰富文旅新业态,推出文旅新产品,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我们将带头在品质提升上下足功夫,扎实推动旅游业实现创新突破,擦亮博山文旅特色品牌。”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山东红叶柿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博山区景区产业联盟理事长李鹏信心十足。 李亚明是博山的老朋友,也是博山文旅发展合伙人,他对博山文旅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说,文旅正在成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与思考方式。文化、生活方式、地方综合特征,正成为更具厚度,更具持续能力的吸引点。在这一点上,博山具有绝对的优势。颜神古镇到五阳湖的山乡十五里,20平方公里的山地石屋长廊,数十个村落成片、成带、成环、星星点点,与自然景区水乳交融,这是博山文旅的终极产品。如同博山需要颜神古镇、红叶柿岩这样的先行项目,山东一样需要博山这样资源特别、踔厉奋发的城市作为文旅发展的先行先试区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有理由相信,博山因文旅而兴,未来也必将因文旅而强。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