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12家,淄博市牵头组建2家省产教融合共同体

发布日期:2023-05-25

浏览次数:

朗读

近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局等8部门联合发文成立全省1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我市牵头2个共同体,分别为淄博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重汽集团共同牵头组建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与山东大学、万华化学集团共同牵头组建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

高端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主攻领域是智能制造系统、增—等—减材制造、人机协作、智慧物流、控制系统、高端影像诊断设备、先进治疗设备、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新型清洁能源、智能耕种收获及精量植保装备、工程机械装备、精密减速器、伺服控制器、高效动力部件、精密检测等,重点培养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医疗设备、农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石油化工装备、电力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主攻领域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合金、特种尼龙、先进陶瓷、特高压绝缘材料、稀土功能材料、聚氨酯、石墨烯等,重点培养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功能陶瓷、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新成立的12 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对接我省“十强”优势产业集群,采取行业指导、校企牵头、多元参与、实体化运行的模式,集聚职业院校、高等学校、重点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全省统筹、跨界整合,产教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供需匹配,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教育资源与重大产业布局战略匹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路径。为推进共同体建设,文件还从明确功能定位、建立运行机制、搭建产教对接平台、服务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推动产教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创新驱动产业链价值升级、推动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共同体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实体化运行模式,采用设置专门机构、注册独立法人社团、成立非独立法人联盟、依托院校或企业建立运行机构等方式,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协调推动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制定支持政策,设计引导项目,搭建信息平台,协调解决产教对接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牵引产教资源全方位融合,将在项目、经费、政策、条件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按照省教育厅“一体——全省域实施、两翼——分产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分区域组建产教联合体”的总布局,市教育局紧密对接全市重点产业链,由职业院校牵头,联合行业部门、企业,积极组织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目前,已经成立淄博市陶琉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淄博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职业院校和企业分产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开展产教布局优化、急需人才培养、短板技术攻关,全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市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