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多测合一”助推工程建设加速 |
|||
|
|||
|
|||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潜能,降低建设单位成本,提升测绘服务效能,解决项目建设中测绘事项环节多、周期长等“堵点”问题,市政务服务中心自然资源与规划窗口多措并举,通过建章立制、优化服务平台、加强协同联动等方式提高“多测合一”项目覆盖率,进一步提升项目审批全链条服务质效,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和安商服务“淄博品牌”。 建章立制制定相应规范性文件 协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国动办等部门共同制定印发《淄博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测绘服务机构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促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规范健康有序、服务优质高效的“多测合一”测绘服务市场环境,提高测绘服务市场诚信水平并以此为依托,从信用信息的评价和管理、异议处理、信用修复、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加强测绘服务机构信用和评价管理,提升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第三方服务机构秩序。遵照测绘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统一制定、规范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淄博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范、测绘委托合同示范文本、测绘成果质检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从测量标准、测量要求、成果整理验收、成果提交等方面,明确了技术路线,统一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规划、房产、土地等测量数据样式标准,并做好宣讲培训工作。 优化服务平台推进“多测合一”共享应用 注重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成果资料共享流程,整合服务事项,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测绘事项,精简重复环节,取消不合理、不必要、重复的测绘事项,全面开放测绘市场。根据前期调研、座谈,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目前有32家测绘单位入驻“多测合一”平台,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8个测绘事项整合纳入“多测合一”改革内容,推行建设单位与测绘中介服务机构双向选择的机制,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对“多测合一”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及时完善和维护,建设市县一体成果数据库,数据成果及时入库,实现互联互通共享,通过平台将房产预测绘和不动产测绘成果及时推送至数字房管和不动产登记系统,打通了建设单位、测绘单位、职能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一次委托、成果共享。目前,已对接省级“多测合一”服务平台16个接口,已完成与不动产登记系统、权籍系统对接,可直接推送相关测绘成果,变企业“四处跑”为数据“网上跑”,平均测绘服务时长缩减30%、平均测绘费用节省30%,为建设单位取得房产证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加强协同联动,提升“多测合一”效率 优化市县纵向协同联动机制,向各区县(功能区)推广应用平台,各区县(功能区)分别召开平台推介会议,介绍平台功能和操作流程。经调度各区县(功能区)“多测合一”项目完成100余件,在市级出台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分别出台了适合本辖区实际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效保障了改革顺利进行。部门横向联合联动,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单位就“多测合一”相关事项进行了沟通对接,形成改革合力,根据改革的不同时期和环节,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行业单位整合联动,积极推动测绘队伍整合,提升测绘行业单位的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满足改革需求,淄川区、高青县、桓台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积极采取因势利导和培训整合等方式,加强测绘队伍建设,沂源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3家测绘资质单位整合为1家,提升测绘单位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有效解决了过去一个工程多家测绘的问题。 下一步,市政务服务中心自然资源与规划窗口将持续推动“多测合一”改革工作,继续推广平台使用,根据区县(功能区)需要,进一步调整配置各项功能。同时,组织测绘服务机构编制并公布服务指南,做到全面、详实、准确、易懂。以担当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保改革工作取得更多实效。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