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再制造企业全球“掘金” |
|||
|
|||
|
|||
在全球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再制造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淄博这座传统工业城市,也凭借其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厚底蕴,在再制造领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5月19日,淄博宝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达再生资源)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仓库内,几千台废旧变速箱整齐排列,产线上,工人将变速箱拆解成许多零部件,逐次送入检测通道。“要达到再制造标准,需要经过拆解、清洗、探伤等12道严格工序,达标的零部件还要经历精心打磨和修复等工序,最终通过专业检测,才能称为再制造产品。”现场工作人员说。 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工序,废旧汽车零部件在这里获得“重生”。而再制造的零部件,性能和品质与新产品一致,价格却只有新产品的50%-60%。据了解,这一项目主要产品为废旧零部件和商用车整车,于今年1月份正式投产,目前正在稳步达产。 车间门口,几辆重卡车正在等待发往几内亚。今年2月份,宝达再生资源与几内亚客户正式签署战略协议,标志着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公司商用车整车,比如洒水车、自卸车、搅拌车等主要销往海外市场,目前,已与俄罗斯、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宝达再生资源总经理陈松山说。 抢滩商用车再制造海外市场,宝达再生资源优势明显。“企业已经在资源再利用领域深耕多年,废旧资源来自于一汽、重汽等国内商用车巨头主机厂,具有稳定的货源供应,在技术、旧件回收、销售渠道上都有突出优势,可以凭借成本和价格优势,与品牌车企在市场分级上形成错位竞争。”陈松山说。 靠着敏锐的眼光和战略布局,宝达再生资源率先入局汽车再制造赛道,成为我市首家汽车再制造生产商和商用二手车出口基地。为了提升出口能力,今年,企业还与中外运齐鲁物流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物流运输、供应链管理等核心板块开展深度合作,此次合作将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助力淄博再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 再制造产业是国家鼓励支持发展的新赛道。我国曾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倡导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推动设备更新迭代。 据相关专家介绍,再制造并不等同于维修和翻新,我国再制造产业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必须达到或超过原型新品,这也意味着发展再制造并非简单的“修补游戏”,而是需要核心技术。 那么,为什么要以“再制造”的方式,花大力气去更换、改造旧件? 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是原因之一。作为制造业的一个新赛道,其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我国的再制造产业涵盖工程机械、机床工具、汽车、重型机械、石化通用机械等领域。以汽车再制造为例,在倡导汽车以旧换新的背景下,大量报废汽车资源如得以有效利用,将在最大程度上加速资源循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带动需求市场是原因之二。当前,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双碳”工作持续推进,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喜爱越来越深。然而,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需求市场疲软、采购资金紧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终端消费。在这种背景下,兼具节材、节能、减排、降碳特性的再制造产品将大有可为。 在淄博,另一家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企业——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科再生)也靠着再制造业务不断拿下国际订单。这家企业的产品涵盖塑料减容增密回收设备、各类塑料再生粒子,镜框、相框、画框等装饰成品框及室内外装饰材料、食品包装盒等,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画框产品是公司的一个重要产品品类,一直以来订单不断。”公司生产经理王亚会说。 王亚会口中的画框,便是以废弃塑料泡沫为原材料再制造而成的。在英科再生,平均每年可回收再利用约15万吨塑料,这相当于减少30万吨碳排放,节省45万吨原油资源。这些塑料化身绿色产品,深受国际客户青睐。为更好地拓展海外业务,企业于2017年开始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先后建设了马来西亚基地和越南基地。目前,这两个生产基地的年产值已经占到了公司总产值的25%左右。 将再制造产业做得越来越红火,产业基础很重要。在这方面,淄博有着先天优势。淄博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特别是在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更重要的是,目前,淄博正处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化工、机械类企业有着设备更新的迫切需求,这为再制造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深化,再制造将在更多领域大有作为。淄博再制造如何勇闯产业新蓝海?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淄博新闻网)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