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位一体”模式助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蓬勃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7-08 08:58:25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淄川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提质增效,通过“政策宣传+平台赋能+案例示范”三位一体模式,全力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上半年,农村产权交易数622个,交易额7241.11万元,交易品种覆盖10类,行政村覆盖率60.36%。

多维宣传,政策红利“广覆盖”。严格执行《淄博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淄博市农村产权交易目录(试行)》的通知要求,结合市中心下发的6期《农村产权交易工作提示》,为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开展找准政策定位。深入13个镇办走访调研,围绕镇办村居关注物资采购食品安全、交易纠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结合案例进行政策解读并提出建议解决方案,加深了基层人员对农村产权交易政策法规的理解认知,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平台赋能,交易服务“零距离”。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化优势,实行“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线上,依托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实现项目挂牌、报名、竞价、签约全流程电子化,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交易;线下,与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举办2025年第1期农村产权交易培训,4个镇办服务站及村居负责人、报账人员等近百余人参会。组建以业务骨干为主要成员的“e路通”先锋队,为镇办、村居提供业务咨询、项目受理、“政策下乡”等“一站式”服务,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工作形成合力、直达基层、落实落地。

创新模式,案例示范“树标杆”。聚焦农村产权交易“应尽必进”,探索创新案例示范模式,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成功案例与各镇办分享交流。淄川区昆仑镇康家坞村2025年端午节福利物资采购项目通过平台挂牌,节支率达10.20%,切实守住了百姓的“钱袋子”;钟楼街道双泉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林权项目通过挂牌,溢价率高达66.67%,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每月向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局报送各镇办农村产权交易数据,通过案例示范,数据共享,形成“以点带面,比学赶超”良好示范带动效应,激发镇办村居参与农村产权交易的积极性,推动各镇办村居农村产权交易“应尽必进”,共享乡村振兴发展红利。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