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淄政发〔2010〕111号

 

 

淄博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蔬菜等四大产业振兴计划的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实现都市农业发展新跨越,再创我市农业发展新优势,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鲁政发〔2010〕81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蔬菜、畜牧、果业、林木花卉四大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振兴四大产业的重要意义

蔬菜、畜牧、果业、林木花卉等产业,是我市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四大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许多方面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四大产业在农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我市四大产业发展也面临严峻形势,产业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产业和品种优势受到挑战,产业化水平不高所带来的结构层次偏低、质量效益偏差、资源消耗过度等问题进一步显现。推进四大产业振兴,对加快培植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把振兴四大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超前谋划,顺势而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明确四大产业振兴的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重点园区、重点品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重点,健全完善扶持机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强化社会化服务,提升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坚持高端定位,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先行,创新发展动力,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市场引导,完善工作机制,搞好示范带动,进一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坚持统筹兼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四大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力争通过5年努力,在全市建成一批产出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示范作用大,以四大产业综合提升为主体的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园区,扶持一批素质高、发展快、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一批质量好、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

三、准确把握四大产业振兴重点

(一)蔬菜产业。坚持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确保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加快优势蔬菜基地和标准园建设为抓手,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根据全市地域特点,积极调整蔬菜产业布局,引导各种资源逐步向技术、经济、基础条件好的优势地区集中,全力抓好优势蔬菜基地建设。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五化要求,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实现蔬菜发展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创新,进一步完善优化蔬菜标准化体系,加快推进蔬菜标准园建设。突出发展特色产品,积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对地方名产蔬菜进行挖掘提升。实现引进、示范和推广有机结合,大力发展集约化育苗,提高全市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覆盖率。以淄川、周村、临淄、高青、沂源、高新区等食用菌生产优势区县为重点,积极推进生物质菌菇转化技术集成,提高以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食用菌生产比例。提升发展七河、诚信、亿百合、花山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切实抓好珍稀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到2015年,全市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7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5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10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40亿公斤,总产值达到50亿元。建成优势蔬菜基地50万亩,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2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20个,地方名产蔬菜10个。建设和改造10处蔬菜批发市场,加工包装增值达到4亿元。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350万平方米,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10.5万吨、3.8亿元,建立15处规模化示范基地,发展食用菌龙头企业5家,培育市级以上食用菌名优品牌10个。

(二)畜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分布,按照突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原则,重点支持良种繁育、品牌创建和特色产业培育、标准化生态饲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检测、科技研发与推广、畜产品市场信息等七大领域,高青山东黑牛、临淄与淄川良种生猪、沂源沂蒙黑山羊三大板块和奶牛、林下养殖、高青肉鸭、桓台优质肉鸡等四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初步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防疫网络化、服务社会化、产品无害化、农民组织化的十化目标。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7万吨、12万吨、24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61亿元,其中养殖业产值45亿元,饲料工业产值15亿元,兽药产值1亿元。建设畜禽标准化示范基地200个。

(三)果业。坚持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现代果业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全面提升果业的整体素质,大力推进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增加苹果、梨、桃、葡萄等果树种植面积,结合我市都市农业发展,建设一批集休闲观光、采摘、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观光采摘果园和一批果品特色基地。加强标准化示范果园建设和老果园更新、密植园改造步伐,提升果园标准化基地建设水平,初步建立主要果品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全市果品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果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做好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加大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繁殖培育力度,扩大资源储备,搞好筛选和示范推广,建设各具特色的果业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和繁殖中心。大力发展果品销售、贮藏、加工,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拉长产业链。培育发展规模大、运作规范、服务功能完善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增强带动辐射能力。到2015年,全市果树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左右,总产量20亿公斤,年产值达到50亿元,其中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产量10亿公斤以上;干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1.5亿公斤,年产值10亿元;改造低产低效果园50万亩。

(四)林木花卉产业。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对苗木花卉多样化、高档化、容器化需求和工业化发展对原料林的需求为方向,推进苗木花卉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搞好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护,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重点保护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搞好优良品种选育,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高附加值的苗木花卉,形成特色基地,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提高设施栽培在苗木花卉中的比例,改造提升原有的设施结构,新建一批日光温室和智能化温室。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延伸配套产品链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整合苗木花卉营销资源,推进苗木花卉市场建设。基本形成张周路、张田路、联通路、姜萌路、寿济路五大交易长廊北部原料林苗木、中部园林绿化苗木、南部生态苗木三大生产片区。实行林纸、林板结合,在高青、桓台、临淄、周村等区县,利用农田林网及村旁、路旁、河旁、沟旁、滩涂等空闲地带发展工业原料林基地。到2015年,工业原料林基地面积稳中有升,苗木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0万平方米,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生物质能源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总产值超过60亿元。苗木花卉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个,新建20处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5处苗木花卉高科技创新园。树立5个市级品牌,争创1-2个国家级品牌。

四、强化四大产业振兴政策措施落实

(一)加大政府投入。市及区县要制定促进四大产业振兴的财政扶持政策,在整合现有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措施,重点支持良种繁育、标准制定、技术推广、基地开发、园区建设、示范项目、特色产品和名牌培育等。市政府每年筛选部分列入四大产业振兴计划的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重点项目进行扶持。建立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四大产业振兴投融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四大产业振兴。

(二)强化金融支持。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围绕促进四大产业振兴,制定具体的金融扶持政策。区(县)域内涉农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要确定不低于25%的比例用于支持当地特色产业的振兴。建立银企对接机制,争取计划实施期内每年组织一次项目对接,优先扶持四大产业基地、标准化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探索建立以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专业化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发展基金等为主要形式的农业投融资新模式,提高融资能力,重点支持四大产业振兴。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加保险品种,科学确定费率标准,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突出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着力解决安全高效生产及产后加工处理等技术难题。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以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构建政府及产学研合作机制,聚集农业创新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四)强化质量安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引导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简称 三品一标)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及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产品检测力度,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健全市场体系。规划建设一批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推进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供销系统、邮政物流、交通运输、大型商贸、龙头企业五大流通网络,建立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业。加强农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发布、预测、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六)培育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农村教育和培训资源,发挥行业培训优势,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区域性产业协会,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四大产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四大产业振兴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发改部门牵头,财政、农业、林业、畜牧兽医、商务、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银监等部门参加,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产业振兴计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四大产业振兴推进协调机制,按照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评的原则,对任务完成情况和建设效果进行检查考核,纳入对区县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的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形成有力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区县、高新区要把四大产业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发展重点,强化措施,确保四大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附件:1.淄博市蔬菜产业振兴计划(2011-2015年)   

    2.淄博市畜牧业振兴计划(2011-2015年)

    3.淄博市果业振兴计划(2011-2015年)

    4.淄博市林木花卉产业振兴计划(2011-2015年)

 

 

淄博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