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淄博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淄政字〔2022〕3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19日   

 

淄博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成就与形势

(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和“紧盯前沿、沿链聚合、打造生态、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教创新赋能行动,全社会创新意识明显提升,各类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以“四强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和核心引擎,创新能级实现了迅速攀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技术合同交易额等主要创新指标实现了大幅提升,并跻身全省前列,全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位列全省第三位,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实现跃升。围绕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平台、项目、人才、金融等各个创新要素活力,先后出台一系列创新政策,充分放权、宽容失败、以创新实效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2.11%增加到2020年的2.79%,居全省第五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53%,比2015年提高了10.73%;“十三五”期间,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77项,其中国家级6项,获奖等级层次明显提高,数量创历史新高。2020年,我市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4.7件,列全省第三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62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增强。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和企业创新意识提升工程,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主动性明显提升,创新活力逐渐迸发。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03家,比2015年净增452家,增幅达到180%;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900家;2020年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1.41%;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数量及加计扣除额由2015年的131家、6.9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827家、62.93亿元。

——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不断丰富。高新区纳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全市创新发展高地。生物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实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新突破。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拥有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国家火炬生物医药、先进陶瓷、泵类、功能玻璃、聚氨酯5个特色产业基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显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03家,其中国家级20家;14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省级备案,山东省先进陶瓷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建设;建有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近50家,其中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18家;高标准建设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发力。先后制定实施“人才新政23条”“人才金政37条”“四强”产业“一业一策”等人才支持政策,为汇集一流创新人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与2016年相比,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9人,增幅217%;引进到我市创新创业的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75人,增幅477%;自主培养泰山人才工程110人,增幅189%。6人入选“外专双百计划”专家(团队);117名高层次人才获淄博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称号,13人获杰出精英人才称号;建设院士工作站52家,柔性引进院士50人;47家国家重点人才工作站获批,其中省级2家;38位企业科技特派员获省级备案,数量居全省首位;一批院士、专家在我市注册创办企业。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纵深推进。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产学研合作品牌,校城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280家企业选聘驻淄及省内外高校院所280名专家担任企业“科技副总”。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淄博高端合成润滑材料创新中心、淄博能源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鲁中安全环保工程与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淄博分院)加快建设,不断吸引中科院、山东产研院创新资源在我市布局。

——科技服务民生能力持续升级。山东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级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拥有“星创天地”8家、“农科驿站”46家,18个贫困村与龙头企业签订了科技帮扶协议,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实现了应用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坚持科技创新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医疗卫生水平、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大力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共注册科技特派员530余人,组建科技扶贫服务队30个,实现了全市47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获批山东省科技扶贫转化应用科技成果10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2个。

 

 

在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我市优质科教资源较少,高能级引领性的创新平台数量不足,新型研发机构还未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创新意识还不牢固,创新型领军企业较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快,竞争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支撑科技创新手段不多、综合创新生态体系还不完善,这些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和突破。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实现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关键五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拐点上,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依靠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能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驱动成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以人才、知识、资本和技术为核心的创新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的界限,创新全球化态势不断加强,开放创新深入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作为老工业城市必须加大科技创新步伐推动转型升级,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创新为支撑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区域一体化战略不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三区”建设等区域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更加突出了我市在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链接作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不断集聚。特别是“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济南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加快,齐鲁科创大走廊将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对积极走出去整合配置高端创新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创新呈现出“跨界融合、协同联合、包容聚合”的新特征。当前,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不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凸显,科技创新正加速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机器人等新技术领域正加速基础科学与社会变革间的交互融合。科技创新范式进一步趋于数字化、平台化、网络化,并加速向环节一体化、主体协同化演进,催生一批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全周期的创新联合体,“政产学研金服用”多类创新主体深度融合。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布局,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教创新赋能,以系统观念和新经济思维、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协同推进创新空间布局优化、重大创新加速产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发展、协同有序的创新生态,着力打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通道,聚力打造科教强市、人才强市,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破,提升创新策源能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我市实际,聚焦“四强”产业和未来产业攀登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强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实现优势领域的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形成科技创新的策源优势。

——坚持市场主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面向全球创新要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引导和促进创新企业、机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坚持人才驱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把握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规律,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全社会参与的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加强对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吸引,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聚合效应,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创新创业氛围。

——坚持开放合作,构筑协同创新体系。把握开放、创新新趋势,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以区域协同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网络,在扩大开放中推进全面创新,建立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新体系。

——坚持深化改革,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以实效化为导向,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完善高效的资金投入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得实质性成效,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突破。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3%,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主导及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达到700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巩固。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加快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扎实推进,形成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集群。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00家和27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55%以上。

——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积极推动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到2025年,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总量突破550家,力争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30家,形成 “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研究—公共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联动发展新格局。

——高层次人才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集聚,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到2025年,新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300人左右,新增高级技能人才2万人,每年新引进大学生4万人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110人年以上。

——科技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完善。以“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为核心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创新全方位开放格局纵深推进。积极探索“揭榜制”“组阁制”“包干制”等新型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模式。产学研用互促互动、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形成。

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科教强市,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生态更具活力,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成功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在事关全市产业转型和突破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成为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策源地,整体创新实力在国家创新版图众多领域具有特色优势,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三、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按照“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开放协同、合作共赢”原则,结合全市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以高新区为核心,以环山东理工大学创新带为支撑,引领带动全市创新水平整体跃升;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加速链接优质创新资源,构建“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格局,打造“一核一带一圈”的创新空间布局。

(一)全面提升高新区创新引领带动作用

支持高新区深度融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统筹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建设高新区独角兽生态岛。做大做强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科技、高端物流“3+2”主导产业,优化专业化园区创新功能定位,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高质量企业梯队,全力打造全市“三区一窗口”。探索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鼓励高新区内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离岸创新、跨境创新,加强与国际创新高地联动发展。到2025年,高新区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国高新区前30强,打造成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加快建设驻淄高校创新带

支持山东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推进齐创大厦建设,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大红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淄博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学科产业对接、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招引、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等方面,鼓励山东理工大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其他驻淄高校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共建各类科研、教学和实践基地。借助驻淄高校资源优势,推动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市外高校院所不断深化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的沟通,引进更多合作项目和科技人才。

 

 

(三)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

全面融入省会经济圈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主动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推动与济南市“科创+智造”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高地、两引擎”的融合对接布局。“一高地”,发挥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生态宜居环境优势,联动周村区承接济南市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淄博分中心或中试基地,打造成为济淄两地高端人才“栖息地”和创新创业“后勤保障基地”。“两引擎”,延伸联动张店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依托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等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孵化引擎”,承接济南市重大人才项目落地转化;大学城园区对接济南东部大学城(章丘大学城),打造“人才引擎”,联通齐鲁科创大走廊两端人才资源,为创新创业注入动力。积极链接济南市优质科创资源,依托省会经济圈科创联盟与省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济淄两地产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四、推进“四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四强”产业的主导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杀手锏”“高成长”技术,加快形成和转换一批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品质。

(一)新材料技术

以高端材料服务高端需求、催生高端产业为方向,围绕重点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材料的重大需求,把握细分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推动氟硅新材料、聚氨酯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聚烯烃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功能玻璃及玻纤、高档耐火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基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应用,着力打通一批产业链关键技术节点,加快推进上下游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积极布局3D打印、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智能装备技术

以打造国家级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智能装备产业名城为目标,围绕“三链两集群”产业布局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沿链优化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控技术、机器人减速机核心技术、高档智能化数控系统关键技术,集聚发展高效动力传动设备、智能专用装备等传统优势集群,创新齿轮传动关键设计技术、微电机技术,突破环境感知、性能预测和主动维护、智能数控和伺服驱动等智能专用装备领域共性技术。

(三)新医药技术

以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医药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地为目标,按照“生化并举、药械齐兴”的产业布局,深刻把握现代医药科技前沿发展动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科学前瞻布局,强化创新驱动,做强化学创新药,做大具有明确疗效的中药,加快突破高端生物药,做优高档医疗器械、耗材、辅料及包材,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医药技术的深度融合,重点突破小分子化学技术药创制、大分子生物技术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核心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生命科学高端装备、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做好重点药物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和再评价工作。

(四)电子信息技术

以构建融合创新、智能系统、安全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为目标,重点在集成电路、元器件、MEMS、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优势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封测、大功率IGBT芯片设计、MEMS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封测等核心技术。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5G、大数据与产业算力、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人机交互、视觉识别、虚拟现实等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五、科技支撑城市品质活力提升

面向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重大需求,重点聚焦乡村振兴、现代服务业、碳达峰碳中和、美丽淄博、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重点方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更好满足城市品质发展需要。

(一)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重点围绕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在良种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农业等方面,培育农业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开展村庄规划和村居设计与建造,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智慧乡村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加强星创天地、农科驿站、新型研发机构等涉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支撑保障能力。深入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和服务模式,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积极性和活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科技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专业化、智能化和生态化为发展方向,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商业模式转变。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工业设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技术突破,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由提供产品向系统集成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等模式转变。推动科技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三)科技支撑美丽健康淄博建设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加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支撑,重点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开展氢能利用、固废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不断提升生态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围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需求,发挥科技创新对改善民生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大力开展民生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强民生科技队伍建设和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不断健全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科技水平和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五好”城市建设蓄能。

六、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

以“区域领先、行业前列、全国一流”为目标,以增强主导产业的科技竞争力为核心,按照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加快构建覆盖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应用的层次清晰、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全产业链条的支撑作用。到2025年,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达到550家以上。

(一)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

围绕“四强”产业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支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加快建设具有产业引领作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积极推进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建设,构建新型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引入外部科技力量,盘活现有创新资源,产出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打造具有淄博特色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氢能、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抢占发展机遇。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瞄准行业和产业前沿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突破高端环节,发展高端产品,培育高端产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通过大企业的技术、人才等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分中心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突破,大力开展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二)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

实施企业创新平台“扩量提质”工程,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领军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创新链等资源,牵头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攻克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加强市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探索以创新实效为导向的支持机制,支持企业平台完善研发条件,创新运行管理机制,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市级创新平台的提档升级和省级创新平台的新突破。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打破地域限制,根据行业自身特点,在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通过自建或合作建设研发机构,有效链接外部人才、科技成果、项目等创新资源,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快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鼓励以不同投资主体、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成长路径和不同运作模式,探索建立兼具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等主体特征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大力发展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产业投融资和高端人才集聚等功能,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坚持“高端定位、顶层设计、沿链布局”,加快推动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成为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交流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创新平台。支持各类创新平台、研究机构积极融入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格局,带动完善全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样板。支持市外高校院所联合政府及市内企业在淄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山东科技大学淄博产业技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教科产融合基地建设,优化提升先进陶瓷、生物医药、MEMS 等研究院创新能力。探索“市外创新孵化、市内加速转化”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在市外设立研发机构、承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分中心等。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带动中小企业共同聚集“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开展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四)加强农业创新平台建设

立足县域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突出特色产业带动作用,积极培植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搭建“科技+农业”支撑体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持淄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强化主导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孵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打造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新样板。鼓励现有具备条件的省级农业科技园积极争创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五)加快建设校城融合合作平台

深化与市内高校校城融合发展,发挥山东理工大学学科及科研优势、高等职业院校工程应用优势、企业产业化优势、区县政策优势等,聚焦产业所需,共同构建面向高校和地方的双向服务平台,共同培养汇聚一批技术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共同突破一批重大技术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等难题,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与市外高校校城融合发展,鼓励市内企业与市外高校积极共建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开放性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新型校企产学研关系。继续推进“科技副总”深入开展,搭建高校和企业链接桥梁。深化大学科技园发展,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新模式。鼓励市内外高校聚焦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将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改革学科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支持本地企业与高校共建特色专业、特色学院等,打造校地协同融合创新联合体。 

 

 

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围绕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进一步优化“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高新企业紧追、中小企业紧赶的企业创新梯队。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双倍增”。

(一)培育科技型企业梯队

健全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优化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及支持政策,加快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引领、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及梯次培育环境。大力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壮大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聚力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集群创新生态。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计划,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具有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潜质的独角兽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加快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计划,催生一批战略专一化、研发精深化、产品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激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800家、27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8%。

(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各类惠企政策落实,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引导更多企业加入创新阵营,进一步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为目标,引导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加快发展从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到产业化完整创新链条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立健全自有研发机构和开放研发网络,完善科技资源集聚、研发人才招引、技术创新开展、科技成果对接和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施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对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企业需要,积极对接国家及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优势技术创新要素引进,借助国家创新链拉动本地企业加快产业链赋能提升。以市场为导向,高效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等资源,围绕新品研发、技术升级、质量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创制等重点内容,实施一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加快形成差异化的企业创新模式及创新路径。

(三)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创新

以资金链服务创新链,准确把握产业演进、企业成长、资本市场波动规律,加快科技和金融结合建设,深化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营造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完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全过程融资模式。充分利用“技改专项贷”,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深入实施高水平技术改造。设立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周期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及贴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银行放贷风险。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依托股权融资服务平台、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引导股权投资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信贷服务,构建“股权+债权”投贷联动服务体系。 

 

 

八、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创新“政府引导+中介市场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紧扣企业技术发展需求,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体系,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形成具有淄博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路径。

(一)加快壮大创新孵化平台体系

坚持“源头挖掘、分类培育、精准支持”,着力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加快构建“创新—孵化—产业化引导—规模化生产”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壮大创新创业主力军。以淄博科学城、大学城和创业创新谷“两城一谷”、“环山东理工大学创业创新带”及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和提升一批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区,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服务网络。依托大企业、研发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布局众创机构、孵化器等平台。大力建设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快推动先进陶瓷、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等创新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业社区、创新工场、虚拟孵化器等新型孵化器,加快海外孵化载体和异地孵化载体等飞地孵化器发展。集中资源支持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着力建设满足高成长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新型空间载体和服务业态。到202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达到30家。

(二)加强创新产品率先推广应用

根据国家和省、市战略需要及应用需求,加强创新产品供需对接,在优势和特色领域协同推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创新产品供给能力和市场认可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产业、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衔接,构建有利于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政策体系。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核心发展领域,加大对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政府采购力度,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快推进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荐企业产品纳入省级创新工业产品目录,增强企业创新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水平。

(三)不断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加强与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对接利用,引导鼓励市场化的科技成果对接平台建设,完善市、区县、镇(街道)三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组建利用全国科技资源为本地企业提供融合查新检索、成果评价、专家咨询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探索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供需双方小型化、专业化、日常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接交流精准化服务模式,有效推动多方科技资源集聚共享、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易。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区域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共同组建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联盟,借助济南市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推动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中试基地主动对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核心,打通科技成果向我市输出的转化通道。发挥淄博市技术转移协会、淄博市技术经理人协会作用,加快专业技术经纪人培养,畅通技术转移转化渠道。

(四)叫响科技成果对接交流品牌

以推进高端科技资源招引为目标,面向全国、突出区域特色,加强与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学会之间的联系,通过技术论坛、成果对接、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双招双引的形式、内容,营造更具活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氛围,更加有效地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快实施科技创新“走出去”工程,在国内科技资源密集、科技实力发达的地区,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企业技术难题“揭榜”等活动,加快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与我市产业、专家教授与技术难题、先进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充分借鉴“日本专家淄博洽谈会”经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展对外交流层次和规模。

九、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主动适应国内外人才竞争新态势,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集聚发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方式,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全市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一)唤醒企业家创新意识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以打响“现代齐商”品牌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素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使企业家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创新要素的整合者、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培养造就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和产业新质态,对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的企业家队伍,更加注重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拟上市企业创业者的培育。加大创新型青年企业家的培养,铸就一批富有创新和工匠精神、善于传承开拓的新生代企业家。加强创新型职业经理人和创新创业投资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现代经营理念和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高水平管理人才和投资专家。

(二)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充分释放我市人才政策红利,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围绕“四强”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战略前沿领域,深入实施重点人才招引工程,面向中长期发展制定人才需求清单,紧密联动转型升级,精准配置人才资源。加强对能快速攻克产业技术瓶颈、打通产业升级路径的顶尖科研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产业链的重点方向和关键环节聚力开辟国家级、省部级人才主导的技术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引进人才、带来团队、做强产业”的裂变效应。大力培养集聚青年人才,更加注重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开辟青年人才成长和支持的特殊渠道,围绕突破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和建设新兴学科,发现、引进和培养一批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青年先锋队、突击队,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争取在更多前沿领域、空白领域和交叉领域率先发力。支持高等院校在我市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行业特色学院,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深入开展市场化招才引智,推进淄博海创英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与高端投资机构、人才中介机构或猎头公司的引才合作,以市场化手段提升引才效率。到2025年,新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专家300人左右。

(三)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全球化视野加快推进海外人才突破工程,大力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海外人才政策,完善海外人才多渠道联络体系,拓宽海外人才对接引进渠道。以顶尖海外人才突破计划为核心,引进和培养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通晓国际规则的创业创意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实施海外人才靶向引进,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集聚以主导产业、应用创新和数字技术为主攻方向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队伍。组织实施“高端引领引智计划”“转型升级引智计划”“引智成果共享计划”,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科研机构“走出去”,吸引、培养和使用当地优秀人才。

(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全市现代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振兴需要,以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为核心,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引育,加快集聚一批世界技能大赛、“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获奖人员或具备相当水平的创新型顶级技能人才,使其成为企业生产系统变革创新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建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体系,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度,结合企业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需求,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在工艺创新、生产技改、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和小微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

(五)持续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完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引育留用管”培育支持机制。坚持以用为本,支持首席专家、领军人才自主组建创新团队,优先配置和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和政策措施,持续稳定地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构建“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科研项目+产业化基地”的一体化人才使用机制,加快开辟以科研项目及产业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围绕国际前沿领域、空白领域、交叉领域,持续资助多个顶级科研团队,抢占产业科技制高点。强化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构建要素联动的人才引育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释放创新领军人才在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施中的关键核心作用,赋予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形成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的“洼地”。以挂职兼职、技术顾问、周末工程师、候鸟教授、假日专家、远程服务等形式,推动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全面推广实现“政策找人、无形认证”,提高人才政策落实的及时性、便捷性和准确性,向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无感化政策兑现服务。

十、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为目标,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突破力度,构建高效运行的科研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优化区域创新生态。

(一)强化全面宏观统筹机制

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科技、产业、人才等公共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与企业间技术创新对话和决策咨询机制。完善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健全完善科技专家库,建立由企业家、技术专家、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科技决策及论证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智库对决策的支持作用,提升重大科技决策的科学性。推动政府科技创新管理职能向定规划、定标准、组织重特大科技攻关和创新服务转变,强化科技、发改、财政等综合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统筹设计与指导,强化行业部门在重大需求凝练、技术推广应用、行业政策标准制定和科技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以攻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目标,建立健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形成和组织实施机制,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以专家意见为主导的市级科技计划指南编写和技术选题遴选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创新要素向头部企业配置、向高能级载体配置、向重大团队配置,探索实行市级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积极组织全市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国家、省重特大攻关“揭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淄博机会、模式和路径,建立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按照更加符合科研规律、更加宽松自主的要求,放权赋能,探索“里程碑式”关键节点管理,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人财物自主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加快构建“以诚信为基础、以宽容为前提、以激励为导向、以绩效为目标”的科研管理体系。完善项目过程管理,探索推进一个项目周期“最多查一次”改革。

(三)健全科技评价激励机制

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模式,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允许单位和科研人员共有成果所有权,鼓励单位授予科研人员可转让的成果独占许可权。探索人才价值资本化、股权化有效路径,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化方式确定价格,推动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期权、岗位分红等激励力度,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一、着力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能力、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创新创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步发展、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的良好生态。

(一)加快融入国内外科技合作网络

实施开放品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推动我市产业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创新机制与国际接轨。按照“国外创新策源+国内外并行研发+国内产业应用”的联动模式,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载体建设,支持企业、高校在国际科技创新先进地区新建一批海外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和创新孵化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参与国际科技重大合作项目。积极引进海外跨国企业、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在我市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或联合研发平台,开展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加强国内高端创新资源的沿链整合,通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黄河流域等科技创新领先地区的密切创新合作,鼓励和吸引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领军企业在我市布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机构、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带。紧抓我省“一群两心三圈”发展契机,加快融入济南市、青岛市和烟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与省内重点城市间的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持续深化与齐鲁科创大走廊、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省内重大创新载体、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群的创新合作,主动对接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等省内领先高校,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动能培育需求,联合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转化基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研究项目和工程计划,加快省内高端创新资源向我市集聚。

(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提升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创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营造知识产权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专利信息利用,建立专利管理师、分析师参与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实现高质量专利产出。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围绕新兴产业领域,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储备,推动新兴产业成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挥驻淄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创新优势,依托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创造一批关键性、前沿性的核心基础专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进创新主体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

(三)提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能力

支持各区县根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与需求,建设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全市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化提供服务和保障,形成从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服务纽带,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布局建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通用性或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做大做强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研发、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一站式、协同服务模式。积极探索采取“公司+股权”的方式,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菜单式服务。

(四)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着眼长远,力戒浮躁,敬畏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塑造工匠精神,崇尚实体经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追求卓越、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科学研究自由探索和科技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多元、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鼓励开展公益讲坛、创业讲坛、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创新创业赛事。健全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奖励激励机制,选树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创业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等,加强对创新典型的宣传报道。

(五)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

加强科学普及基地建设,推动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丰富科技普及形式,提高科普活动水平。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注重科学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开好科学教育课程,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科学文化素养,以各级党校等干部培训主渠道为基础,构建领导干部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增强组织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本领。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依托各类农业科技组织和科技特派员,重点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强化社区科普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社区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提升老龄人口科学文化素养,发挥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在老人科普中的主体作用,推进科普内容适老化改造,提升老龄群体融入现代社会的能力。

十二、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优化各级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发改、教育、工信、人社、生态环境、应急、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各部门单位负责做好本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互促进。强化各级各部门单位的创新驱动发展意识,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创新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转变,形成以科技创新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大财政科技创新投入,确保市级公共财政预算中科技投入的预算支出比例维持在相对合理水平,动态、适时地调整财政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探索运用综合奖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科研资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育等资金投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支持企业和各类创新载体发展壮大。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

(三)强化科技创新监测评估

对标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强化规划实施的统计监测和过程评价,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重点工作任务的跟踪分析,客观评价规划实施的效果,总结规划实施经验,判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抓好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动态调整与适时修订,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确保重大创新任务、重大政策举措等得到全面落实。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