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淄博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淄博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淄博市数字基础设施

发展规划(2021—2023年)》的通知

淄政字〔2022〕4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淄博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淄博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淄博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

 

为加快数字强市建设,进一步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跨越发展,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基础形势

(一)发展现状

我市作为山东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政务云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数据资源统筹管理,聚焦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构建智能化应用场景,为数字强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1.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十三五”期间,我市通信网络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5G建设全面展开,主城区、各区县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助力5G+智慧医疗、5G+智慧交通、5G+智慧工厂、5G+VR直播等典型场景应用。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全面整合政务“一张网”、统筹政务“一片云”,打造横向连通市直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建成一体化政务云平台,基本实现各部门非涉密电子政务资源云化整合与迁移。

2.数据资源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全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具备数据供需对接、目录管理发布以及数据实时汇聚、治理融合、建模分析、共享开放、创新应用、可视化展示等数据流通全过程平台技术支撑,并与省平台深度级联对接,实现国家、省、市、区县四级政务数据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交换。打造数据“聚、通、用、管、安”五大工程,完善标准规范,建成并规范人口、法人单位等6大基础库,全市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数基”体系建设基本健全。

3.数字政府建设亮点突出。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将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一窗综合受理系统运行,企业和群众办事初步实现“线下一窗办理”“线上一网通办”,逐步实现市、区县两级现有移动政务服务应用接入和同源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行政审批全领域“一证化”改革和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率先建成全领域“无证明城市”,探索开展“区块链+政务服务”应用,大力推行“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

4.社会协同治理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应急管理和交通管理等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网格化环境监管推动环境质量、各类污染源、相关管理部门有机互联,实现网格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联动分析处理。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形成“二级监督、二级指挥”工作模式,实现市、区县无缝对接。地下管线大数据应用推动水、电、气、暖等七大类28种管线数据精细化管理,成为“一图在手,管线全有”的地下管线管理“全国样板”。在全省率先建成应急指挥中心,初步具备指挥调度、信息汇集、视频会商等功能。视频监控智能化实现车辆识别、人脸识别等基于视频图像的识别,有力地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建成交通大数据全景指挥调度平台,初步实现“情指勤督”一体化。

5.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四园三链一基地”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中国产业算力中心,积极创建大数据产业创新聚集地。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以“五个优化”引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市智慧工厂、智能车间达到472个,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数字牧场、生态无人农场、绿色智慧冷链物流等应用场景。以齐鲁电商谷、方达电商园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载体持续完善,逐渐形成电商发展集聚区。

6.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疗、教育、人社、民政等领域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县级医院诊疗信息实现共享,通过“健康淄博”一卡(码)通便民服务平台构建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智慧教育“互联网+教、学、测、评、管、家校共育”新机制,构建面向学习对象全覆盖、学段全贯通、全方位互动的全域性网络学习空间。全市范围内个人参保缴费证明、养老参保缴费凭证、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劳动合同以及社保卡等7类人社证照、证明资料等可信资料通过市大数据平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畅通流转。整合升级基层社区(村居)智能自助服务终端,打通了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存在问题

1.统筹共建机制有待完善。全市各部门业务专网专线较多,横向部门之间存在割裂状态,网络系统难以互通。各级各部门应用系统独立建设,部分功能重叠,重复建设、系统对接不畅、信息壁垒等问题突出,各部门、各区县协同共建机制较弱。

2.数据共享开发有待强化。数据资源共享权责不清晰、数据质量不高、共享需求不明确、共享机制不完善,各部门已积累的大量数据因缺乏数字化、标准化的处理模式尚未有效联通和应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有待强化,数据资源增值性开发不足,数据要素市场亟待培育。

3.惠民利企服务需进一步提升。全市数字化建设服务载体或渠道尚停留在“物理聚合”阶段,缺乏基于数据驱动的服务应用场景,惠企政策仍处于“人找政策”阶段,用户视角下的全周期服务应用仍处于起步期。

4.数字经济发展动力有待加强。全市产业发展处在“补链强链”集聚发展阶段,部分传统制造业、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不足,大数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较小,技术与业务兼备复合型人才匮乏,产业结构有待升级优化。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和市委、市政府“九大赋能”重点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夯实数字基础支撑,开展数据要素运营,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丰富数字社会场景,激发数字经济活力,营造数字发展生态,加快构建以新经济为牵引的创新应用场景,形成以数字驱动产业升级、以平台驱动供需对接、以资本驱动价值聚变的发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全省数字变革高地,打造充满韧性、弹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二)发展原则

1.创新引领,数据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政府服务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以数字化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促进数据有序流通、高效利用,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

2.统筹集约,实用高效。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共建共享,网络、平台、数据、场景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一体推进、高效协同。强化问题导向和需求驱动,围绕破解数字强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集成应用,发挥整体最大效应。

3.提质增效,惠民兴业。将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富数字化惠民服务场景。充分发挥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技术赋能、要素赋能、平台赋能作用,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为突破口,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

4.开放包容,多元共治。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打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协作的数字强市建设运营模式。鼓励各区县开展多领域试点建设,加强经验推广,促进城乡、区域、社群间和谐包容。

5.夯实基础,安全发展。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基础,统筹整合已有硬件、软件和系统平台资源,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强化政务数据、企业商业和个人数据保护,加强应急演练,主动防范和化解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强市建设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数字产业竞争力全省领先,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全面变革,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初步形成以数字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全省数字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改革创新、理念创新的数字化标杆城市。

——数字政府协同高效。全面建成 “城市数字大脑”,构建党政机关内部数字化协同管理机制,形成城市运行态势全面感知、城市治理协同联动、政府决策科学高效的新型数字政府运行模式。“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每年打造20个左右“高效办成一件事”标杆场景。“互联网+监管”进一步深化,基于大数据的政府决策普遍应用。

——数字治理精细精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全面推行,深化“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架构,构建覆盖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高效联动的智能化融合指挥体系,实现风险防范早感知、城市治理全域无盲区,每年推出10个左右“高效处置一件事”标杆场景。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蓬勃发展,“四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左右。规划建设高端低碳算力集群,建成中国产业算力中心,打造全省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市。

——数字社会多元便捷。城乡一体、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打造一批数字生活、数字教育、数字养老、数字旅游、数字文化等领域应用场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品质活力大幅提升。

——数字基础支撑有力。5G、千兆光纤、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构建数字化转型“新底座”。数据资源采集机制基本完善,建成市、区县两级数据资源池,数据资源创新增值应用活跃,在城市大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应用、流通等方面形成系列创新模式,为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四)总体架构

“数字强市”建设围绕完善架构促整合、突出重点抓应用、注重安全强保障,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全市一体”原则,以促进“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数据互通、业务协同”为抓手,构建“四统一、四应用”的总体架构,围绕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统一基础设施、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共性支撑、统一服务入口”支撑,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统一基础设施。统筹利用市级机房、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等资源,统一提供云计算、云存储、云管理、云安全等云服务,支持各部门、各区县政务信息系统部署,基于平台建设行业云、统筹衔接企业云,形成共享、共用、共联的“一云承载”支撑体系。

统一数据管理。充分整合全市范围内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有效汇聚社会数据,依托数据资源目录与市大数据平台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源体系。升级建设自然人、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库,围绕业务应用建设主题数据库,打造市、区县两级数据资源池,赋能镇(街道)数据利用,构建一体化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统一共性支撑。强化技术赋能,统一构建面向业务应用的大数据基础组件、基础工具和模型算法。强化统一身份认证、支付服务、流程服务、数据追溯、协同调度等基础支撑能力和通用业务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物联网接入平台,形成统一共性基础支撑能力。

统一服务入口。依托统一门户网站、移动应用APP、服务热线和协同办公平台,集成政务、商务、服务各类应用接口,面向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用户提供统一的智慧应用与服务入口,建设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城市运行的全景展现、仿真预测、指挥调度、决策优化,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效能和群众的获得感。

四大应用领域。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需求,面向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四大领域,依托“城市数字大脑”、共性平台和基础支撑体系,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协同监管、城市运营管理等建设为突破,形成一体化的数字应用体系,赋能数字化转型发展。

三、打造泛在互联的数字支撑新体系

(一)建设高速泛在信息基础设施

1.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增强数据基础支撑能力。扩容升级城市骨干网和城域网,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双千兆网络。推动5G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IPv6规模部署,开展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与社会化云平台IPv6改造。完善电子政务外网,推动非涉密政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实现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传输和应用,优化VPN接入管理,满足移动办公需求。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2.深化城市感知体系建设。优化环境感知、状态监测、信号传输等各类智能终端设置,建成全市感知终端“一套台账”,逐步实现全市感知终端的统筹规划布局。优化物联传感网络布局,满足不同场景传输速率需求,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打通全市感知神经网络。推动感知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物联网接入平台,实现感知数据汇聚汇通和共享应用,对交通出行、生态环境、城市实景等要素实时感知,形成动态城市画像,支撑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

3.强化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强化区块链政务应用支撑,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全市统一区块链技术平台,提供政务区块链应用集成环境,推动多底层框架适配,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系统共同维护和可信传递。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建设,鼓励相关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结合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围绕“算力、数据、算法”的研发与应用,提升算力的使用效率和原创算法的迭代效率,加强机器学习框架与算法平台的研发、开源与应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二)建设集约智能融合基础设施

1.打造能源互联网。依托淄博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探索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能源运行云平台,全面统筹电、热(冷)、水、气、煤、油等能源数据,强化各类能源网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发挥大数据在能源行业宏观调控、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驱动作用。推广“多表合一”应用,实现电、气、热等多种能源消费信息的集中自动采集和跨行业数据共享。推动传统行业企业进行能源侧智慧化改造,打造智慧能源标杆。加快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智能网联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充电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向车主提供找桩、导航、充电、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建立氢能源产业集群,推进氢能燃料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

2.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以列入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智慧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无人驾驶车辆推广应用,建设优势突出的智能网联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体系和具有特色的综合测试与创新应用基地,构建集研发创新、系统测试、智能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打造国内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千亿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3.推动公共安全视频共建共享。建设全市视频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分级分类整合接入一、二、三类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建立全市重点视频资源数据库。建立视频图像共享应用和安全使用监管机制,各级各部门通过集中接入管理和统一授权的方式接入视频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结合业务需求通过统一申请方式获取视频信息。按照统一的接入标准建设面向社会的视频资源接入模块,实现在多种网络环境下对学校、银行、超市、公交、餐饮、娱乐场所等社会视频资源的接入与集中管理。

4.构建数字孪生基座。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依托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成果,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集成共享时空基础信息、规划管控、资源调查等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关联“人、地、事、物、组织”等城市治理要素信息,建立城市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城乡住房、地下管线、城市交通、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社区管理、医疗卫生、应急指挥等多领域智慧化应用。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库,健全全域1:500影像底图和二维底图、实景三维地图、矢量图等全市域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底图。

 

 

(三)建设市县一体数据资源体系

1.打造全市数据资源池。依托市大数据平台,整合汇集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完善全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公共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行政审批、营商环境、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健康等领域主题数据库,加大社会数据和公共数据融合应用力度。引入互联网大数据,加快区域性、行业性数据采集和汇聚,推动建立政府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双向流动机制。建设市、区县两级数据资源池,形成全市统一调度,部门、区县按需共享,政企双向互通数据资源体系。

2.加强数据资源治理。建立涵盖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共享、开放、应用、流通和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统筹管理工作机制。建立数据质量管理评估模型,有效识别各类数据质量问题,保障数据在集中、转换、存储、应用过程中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加强数据资源建设和治理考核、评估,提高数据资源的质量和鲜活度。

3.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完善公共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统一的共享交换标准规范,依托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推进各级各部门数据资源的统一目录管理、统一认证和统一交换。积极对接省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进政务数据资源跨层级、跨区域共享交换和协同应用。建立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考核评价制度。

四、创建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新模式

(一)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

1.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大力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面纳入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全流程效能监管。加快数据整合汇聚,同步做好存储于中央、省垂直管理系统的市级数据资源返还共享工作。全面梳理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在减材料、减填写、减环节、减时限等方面的数据共享需求,加快推动政务服务领域数据共享工作。推进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加快自建业务系统与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对接。

2.优化“一网通办”事项办理流程。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建立“一网通办”“一链办理”“告知承诺”标准化清单。实施审批流程全周期再造工程,开展用户视角下典型政务应用场景“一件事”主题式服务,以“一件事最多跑一次”为标准,深化“主题式审批”,围绕“一件事”关联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关联识别、集成和优化,推广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实现“一窗通办”“一次办好”“一业一证”,推广“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办事流程,打造“无证明城市”。推广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应用,推动高频事项“秒批”“秒办”。探索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许可“一证化”改革,加快由“重审批、轻监管”向“轻审批、重监管”转变。

3.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办理一套业务标准。推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和基层服务点设立跨部门综合窗口,建立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的政务服务机制,实现无差别“一窗受理”服务。强化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应用,开设“一网通办”线上办理专区,引导企业和群众网上办理、掌上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提升自助服务终端集成服务和末端服务能力,重点推进综合类自助终端建设,实现多条线、多业务的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

 

 

(二)推进协同办公一体化

1.推进电子公文应用。依托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电子签章、审批留痕、签名防伪、电子凭证验真查重等应用,推动公文办理、事务管理、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等集成应用,加快与“山东通”移动平台衔接,打造集工作、交流、学习、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移动办公门户。构建权威、可信电子印章系统,推进电子文件在重点领域范围应用,推进OFD版标准应用。规范电子公文管理,推广协同办公系统应用,实现电子公文跨地域、跨平台交换与传输。加强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电子交易凭证在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实现快速验证识别与交换。

2.推动数字机关建设。搭建机关事务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实现档案管理、办公用房及办公资产管理、公务用车管理与服务、会议管理等机关事务以及停车服务、机关大楼能效、安全防控等“一张网”集成。构建面向服务对象的一体化在线服务保障体系,实现资源统筹、服务共享、监管到位,提升政府内部公共资源的集约共享和有效利用。

(三)深化协同监管一体化

1.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推动汇聚各类监管数据,接入社会投诉举报数据、互联网及第三方相关数据、重点行业企业数据,为全市“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数据基础。持续完善“互联网+监管”制度体系,推动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纪录、监管数据一体化。强化监管过程和监管效能监督,推广物联网、区块链、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应用,增强对商品价格、药品销售、食品加工、安全生产等非现场监管能力。

 

 

 2.创新监管方式。大力推进信用监管,依托市大数据平台和重点领域市场协同监管系统,开展信用分级监管。汇聚整合监管对象处罚记录、经营异常记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相关信用信息数据,建立完善覆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等主体的公共信用数据库,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信用约束、信用风险预测预警、信用信息共享,以食品药品、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工程建设等领域为重点,梳理确定各行业、领域、市场的分类监管事项,实施差别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升监管效能。

3.推进市场协同监管。依托重点领域市场协同监管系统,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管,全周期记录联合监管过程。建立联合监管清单,推进集审批联动、抄告抄送、协查协办、专项整治于一体的跨部门联合监管系统建设,为跨部门联合监管提供数据通道、数据资源、任务管理等支撑能力。建设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搭建日常监管、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监管辅助、舆情管理、决策支持等应用系统。加强执法监管和企业征信等数据资料的归集整理和共享共用,建立监管数据推送反馈机制和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实现“一处发现、多方联动、协同监管”。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开展违法线索自动发现、远程取证固证等相关应用,提高基于非现场监管实时执法水平,推进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移动执法能力建设。

(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1.挖掘城市数据要素价值。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政府科学决策机制,开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经济管理等领域基于大数据分析决策的咨询研究。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学建模、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对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的交叉比对,强化数据关联挖掘和趋势预判,开展模块化分析和政策模拟,为宏观经济调控、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多领域应用场景监测预警、运行态势综合感知、形势研判提供数据支持及科学决策依据。

2.构建城市运行态势“一图感知”。结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需求,构建多级协同联动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结合不同层级管理决策需求,围绕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产业经济等城市运行管理需求,依托CIM平台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多角度动态展现城市各要素时间、空间交互影响过程,多维度评价城市整体运行状态,为重大问题决策、突发事件响应提供可视化的态势展现和一体化的数据服务,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3.加强大数据决策支持应用。完善市大数据平台功能,强化数据建模、多维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能力建设,为各领域应用提供数据调度与展现服务。建设城市数字大脑,整合各级各部门城市运行类、指挥调度类、综合业务类、可视化分析类系统和数据,推动物联感知数据、视频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接入,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综合态势感知、智能化分析和可视化展现。围绕城市管理、区域协同、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政务服务、经济运行、生态环境、应急联动等城市运行管理问题,开展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提升城市科学决策、精准治理和高效服务水平。

 

 

五、塑造精细智能的数字治理新格局

(一)释放社会治理新效能

1.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聚焦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重点领域,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为运作实体、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为基本载体,建立健全“市区联动、条块协同、合力共治”的“一网统管”运行体制,实现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整合提升各级各部门指挥调度、业务运行系统及相关数据资源,促进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信息融合、业务融合。建设全市“一网统管”协同联动的综合指挥平台,强化应急指挥调度、城市运行监控、风险预警与决策支持等能力建设。搭建预防预知研判模型,为风险监测预警、重大事件应对处置、应急管理科学决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

 

 

2.社会治理“共治”“善治”“智治”。创新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健全以党建引领,“共治”“善治”“智治”融合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深化“一网统管”平台和市域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应用建设,完善网格地图绘制和社会治理统一地址库建设,加强社会治理要素与网格地图、统一地址的融合,打造“社会治理一张图”,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滚动式排查、监测辖区各点位实时情况,形成“数字化+网格化”双线联动治理。

 

 

3.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加大公共安全视频数据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力度。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整合社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问题的预测、预警、预防和预控能力。依托城市智能感知体系,面向公安检查站、居民小区、交通枢纽、网络空间等关键领域,围绕治安防控难点,打造综合防控、联动防控相结合的新型治安防控机制。推进大客流预警、智能安检等场景化治安防控能力构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防控工作体系。

4.加快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新一代公安信息网、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社会治安全息感知体系、大数据纵深防御体系、大数据智能应用等公安大数据智能化重点任务建设。形成强大计算能力、海量数据资源、高速信息共享、智能应用服务、警务运行支撑、严密安全保障的“六大体系”框架,全面建成大数据智能应用新生态,基本实现“智慧公安”。

 

5.完善数字应急指挥体系。依托“一网统管”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聚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重大危险源管理、工程建设、公共卫生、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综合监测预警、预案管理、风险排查、应急资源保障、指挥调度等应用需求,实现智能化安全监管和综合指挥。加强应急“一张图”建设,强化风险预警发布、视频会商研判、综合指挥调度能力提升,完善救援队伍、物资装备、应急预案、应急专家、企业信息等管理资源,实现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信息化应急指挥处置。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推进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相关部门监测系统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联接和数据共享。建设5G应急感知网络,强化危化品重大危险源、风险点在线监测和非煤矿山实时监控,提高风险感知、预测预警和防范处置能力。

 

 

(二)推进规建管模式创新

1.深入推进“多规合一”。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基础地理、土地、地质、矿产、林业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信息。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应用、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审查与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模型管理等业务和支撑应用。

2.推动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拓展数字城管管理系统功能,建立城市管理大数据库,构建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体系。采用“人巡+车巡+无人机”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实行常态化不间断信息采集。拓展地下管线系统在管网接驳、改造等场景中的应用,助力雨污混接整治、地下空间开发等工作。加快推进建筑工地的智慧化管理,对建设工程工地噪音、光照、扬尘等扰民因素的全面监测。加快智慧住建综合业务系统建设,优化住建行业大数据服务和监管,开发建筑市场监管、房地产管理、城乡建设、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诚信体系监管、市场价格发布等智慧应用。推广BIM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强化住建业务全流程监管。建立全面完善的问题发现机制、快速到位的问题处置机制、监督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和规范高效的指挥运转机制,实现城市管理人性化服务、智能化管控、快速化响应、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

 

 

(三)加强生态治理现代化

1.织密生态治理“一张网”。推进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利用大气环境监测超级站、激光雷达、走航车等大气复合污染监测网络,实现对主要污染源实时监测分析、快速溯源。持续加强对全市水、空气、机动车等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分析,加大对噪声、辐射、危废、土壤污染的监测力度,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数字化管控能力。围绕化工、陶瓷、水泥等重点行业,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污染物等数据的关联分析和综合研判,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有效支撑重污染天气、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

 

 

2.加快数字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水利业务的数字化改革,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对河流水系、水利工程和管理活动的实时动态感知。全面推进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化业务流程优化和工作模式创新,建设城乡供水、节水、水旱灾害监测预警、小流域山洪预警等水利业务场景,打造构建满足水资源保障、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保护、水工程监管、水政务协同和水公共服务等一体化业务应用平台,形成布局合理、采集要素齐全、水利信息协同共享、传输稳定可靠的一体化水利感知网。

 

  

(四)打造智慧出行大交通

1.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推进车联网、5G、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信息网络部署应用,构建多网融合的交通网络传输体系。加强自适应交通信号灯、路边停车感知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打造综合交通一体化管控中心,推动交通、公安、气象等数据汇聚融合和共享应用,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运行监测预警、舆情监测、安全风险分析研判、调度指挥等支撑能力。加强国省道智慧监测,通过AI实现数据管理和辅助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前端化,提升普通国省道管理的整体水平。

2.构建交通智能化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鼓励和规范定制公交、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网约车等城市出行服务新业态发展。推广电子公交站牌、“爱山东”APP淄博分厅、第三方出行信息服务,为市民提供便捷化的出行服务。优化静态交通资源,加快智慧停车场建设,推广智能导引、精确停车等应用,提高停车位综合利用率。加强停车场智能化管理,鼓励引用ETC等电子手段缴费,提高出入效率。

 

 

六、激发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新活力

(一)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1.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以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材料、封装、测试等产业,大力支持MEMS研究院等加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突破,积极对接北京市、深圳市、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推动MEMS芯片设计仿真、工业仿真、人工智能等相关企业落户。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与布局,打造集MEMS芯片设计研发、工艺加工、封装测试、产品应用等为一体的全球领先的国际化MEMS产业基地。发挥优势企业带动作用,推动本地数字产业化规模发展壮大,积极打造数字经济“淄博品牌”。

2.打造中国产业算力中心。发挥我市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众多等优势,依托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仓库、产业赋能、人才汇聚、算力交易等五个维度,打造中国产业算力中心,实现以产业应用为核心的算力产业生态圈落地。做强存储器、数据库、服务器、中间件等关键产品及服务,推动高性能智能计算架构体系、智能算力技术水平提升。加快完善智算中心全业务布局,优先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化工等领域探索工业行业算力服务,运用强大算力驱动AI模型对工业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向企业提供算法、算力、模型等服务。建立健全工业智算中心建设规模、空间、用能、服务范围等标准规范和政策保障,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科学配置智算能力,为区域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支撑。

 

 

3.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支持大数据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设开源开放平台,加强云原生架构、关键算法资源、低代码工具等供给,为大数据融合创新提供研发设计、技术创新、创业创新等共性服务。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与产业链提升,推进“5G+工业互联网”“5G+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融合创新产业化,加快无人驾驶应用试点、齐文化沉浸式剧目演出、无人化智能物流园区、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医联体平台等应用场景和项目落地,构建“硬件+软件+平台+服务”产业生态。

(二)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

1.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发挥山东产研智能电机二级节点的引领作用,鼓励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优势企业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运营管理等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工业软件等产业资源,探索基于标识解析的供应链管理、工厂内物流、关键产品追溯、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开展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试点建设,推进水泥建材、先进陶瓷、生物医药、机电装备等领域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式,面向全国行业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服务,助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重塑企业竞争力。

2.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进程。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市,加快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精品化、绿色化方向延伸拓展,实现智能制造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围绕发展“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加强与阿里、华为、海尔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在化工、机械、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加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企业生产设备和关键环节,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水平,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加强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远程运维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人工智能应用,提高精准制造能力。

3.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加快实施化工、建材、纺织行业智慧化绿色化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开展既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实现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逐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

 

  

(三)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1.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推进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依托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农村全产业链资源要素的汇聚共享,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库、数字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平台,形成全市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强化中国农技推广、云上智农、思远农保姆等APP应用,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依托“爱山东”APP淄博分厅,创新开发一批实用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强的农技移动端应用。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农产品仓储、农产品市场营销、智慧农旅的深度融合应用,赋能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

2.构建农业网络化经营体系。建立完善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网络销售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整合发展。培育壮大农产品销售主体,推动建立大型商超与农业龙头企业、数字农业园区常态化对接机制,设立“三品一标”农产品销售专区,聚焦“直采+宅配”等新模式,推进智慧便利店进社区,探索推进大型商超及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拓展线上业务。推动美丽乡村、农家乐、乡村康养和文创基地等开展在线宣传与经营,加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

 

 

(四)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1.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完善和提升齐鲁电商谷、方达电商园等园区载体功能、孵化能力和辐射能力,支撑集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等多功能多业态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电商产业园+物流产业园”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发挥服务电子商务新经济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发展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B2B出口和保税进口业务,探索“海外仓+渠道建设”模式。积极引进盒马鲜生、京东、每日优鲜、拼多多、村邮乐购等龙头平台,培优做强电商平台,推进优质农产品上云触网。布局建设淄博电商直播基地,开展全域直播营销带货,打造“体验+社交+电商”闭环。

2.大力发展智慧物流。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物流服务与保税加工、保税研发、保税维修、检验检测、融资租赁、服务外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搭建智慧物流信息供应链平台、绿色智慧冷链物流云平台、齐鲁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开展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高端服务,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依托鲁担城乡冷链物流产融生态平台,优化衔接产品集收、产地加工、电商拉动、城乡配送等链条环节,推动城乡冷链产业转型升级。

 

 

3.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拓展跨境物流合作通道,建设一批跨境电商园区。优化一体化通关业务流程,应用自动化技术开展智慧鉴定监管,推广无纸化办理。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商企业与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提供进口(代理)服务、物流、保险、通关、税务、外汇、信用、数字化营销等服务,支持部门对保税进口、出口海外仓等业务的统一审批、执法和监管功能。开展综合保税区智慧招商应用,提供投资指引与咨询服务,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国际电商贸易,持续壮大跨境电商队伍。

4.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广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体验馆,提升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壮大云演艺、云展览、云阅读、云旅游、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与本地戏曲、话剧、歌舞剧、齐文化、工业遗址文化、陶瓷文化、红色记忆等特色文化跨界融合。推动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聊斋文化旅游区建设,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超级文化IP”,提升“好玩”硬实力。

(五)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

1.开辟产业经济新赛道。立足产业基础,紧盯前沿,在工业互联网、智联汽车、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农业、数字文旅、新金融、智慧物流、电商与新零售、数字医疗、在线教育等领域新产业发力,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完善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的原创孵化、培育升级、引进嫁接、融合共荣机制,聚力打造一批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新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山东省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区(桓台),推进网络货运互联网、数字建筑产业互联网、化工工业互联网、机械制造互联网等各类行业互联网建设,培育、支持建设一批省级、市级数字产业园(含虚拟数字产业园),全面助推传统数字化转型升级。

2.开放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推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研发制造,开放智能交通治堵、智慧停车、数字校园、智慧医院、智慧城管、智慧灯杆、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一批应用需求大、市场前景好的智慧应用场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结合政府治理的痛点,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强度,加速培育数字化企业。

3.构建数字化消费生态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和提升新型消费和服务供给水平,探索5G+VR/AR、5G+AI等技术与文化消费、餐饮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深度融合。围绕“吃住行购娱”打造全链条功能,加快构建一批“实体商圈—虚拟商圈—移动商圈”相结合的新一代立体网络智慧商圈。加大文化元素、旅游元素、互联网元素等融合,提升现有齐文化节、黄河文化旅游节、七夕情侣节等传统节会品牌,培育发展麦田音乐节、城市戏剧节等时尚节会活动。放大“齐彩夜生活·淄博八点半”夜间经济文旅品牌,联动大型成熟电商,推进线上线下同步的沉浸式夜间场景、夜间消费业态。依托中华餐饮名店、中华老字号,提升“好吃淄博”特色美食文化服务能级。完善“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机构、饭店、餐馆的远程AI智能监管,打造“放心吃在淄博”品牌。

七、丰富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新场景

(一)提升社会民生保障能力

1.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广泛、服务创新、数据互通、业务融合的社保服务体系。打造“大数据+人社”新模式,完善人社数据采集、共享、核查机制,推动人社数据在政策制定、业务办理、劳动保障智能监察等领域的应用。丰富移动端、自助终端、短信、微信等多种服务方式,实现各渠道一体化管理与高效衔接。加快社会保障卡功能优化和应用推广,不断完善卡内持卡人标识数据。

2.提升医疗健康数字化应用水平。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电子病历、医学影像数据标准化改造,提升医疗健康数据汇聚汇通和服务全市的医疗健康信息共享能力。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完善提升“健康淄博”一卡(码)通便民服务功能,打造“一号通用、一码通行、一体支撑、一网共享、一生服务”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实现社保卡、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互联互通,实现诊前、诊中、诊后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健全多渠道、多层级监测预警机制,汇集全域医疗健康数据资源,提高公共卫生智能化预警预测与应急防疫处置能力。

 

  

3.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整合区县养老服务平台和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加强与人社、医保、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实现养老数据在线查询、相关业务在线办理、补助资金在线管理、服务质量和服务安全在线监管,全面提升智慧养老服务水平。

(二)加大教育文旅服务供给

1.推进智慧教育多元协同发展。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在线课堂、教学管理、教学实践等应用,深入开展名师课堂、城乡专递课堂等城乡一体化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建设智慧教育大脑,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学、测、评、管全链条的应用,积极探索推进自适应学习、网络教研、优化作业设计、创客教育,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智脑结合、物联感知、数据分析、按需推送”的立体化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结合大数据治理、精准教学与评价、混合式学习等应用场景,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培训研修和观摩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2.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健全产教融合创新机制,推动科普工作从知识补缺型向素质提升型转变。深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共建共享机制和教育合作分享服务新模式,探索建设全民数字学习平台,链接高端培训师资,培育一批省内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品牌项目,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实时可学”的教育“云品牌”。引导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终身教育,开展面向老年人群体的培训服务,加强云上老年大学建设。

3.打造数字化文化服务场景。建设数字图书馆、城市书房,以24小时自助实体图书馆为基础建设城市阅读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阅读文化圈”。整合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和信息资源,建设文旅主题库、文化旅游产业监管与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文化和旅游数字服务矩阵。积极建设齐文化教育基地、旅游基地、研究交流中心等文化传播载体,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旅游市场精准营销和品牌推广体系。积极运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大“互联网+文旅”产品研发力度,拓展智慧化应用场景。打造集全民健身、体育训练、体育消费于一体的综合应用体系,构建“互联网+体育”“人工智能+体育”“大数据+体育”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体育便民服务和全民健身服务水平。拓展“爱山东”APP淄博分厅便民健身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移动端支撑能力。

 

  

(三)统一数字生活服务渠道

打造生活服务“民生一卡一码通”。以“电子身份证”为统一身份标识,构建以社会保障卡、民生服务码为载体的“民生一卡一码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民生一卡一码通”服务新格局。拓展丰富“民生一卡一码通”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生活服务等领域多场景应用,提升主动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推进“民生一卡一码通”移动端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涵盖户政办理、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重点领域,强化市民获得感、主人感及归属感,实现从“一码通行、一码通办”到“一码共享、赋码生活”。

 

 

(四)全面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1.创新社区智慧化服务模式。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自助一体机、移动终端等提供在线查询、办事、缴费等服务,实现居民办事“就近办”“一窗办”,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办理效率。打造数字社区AI助手,利用语音识别等技术,开展智慧走访、政务咨询等服务。以社区智慧党建为引领,完善社区居民参与网上投票、民主选举、在线议事、监督举报、居民互动、协商调处等机制,形成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2.打造智慧村居样板。推动政务、教育、医疗等领域“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提升便民服务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依托治安防控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农村增点扩面、联网共享、深度应用。强化卫星遥感、物联网、5G等信息技术对农业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监测力度,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全市农业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建设智慧绿色村居。

 

 

八、营造充满活力的数字发展新生态

(一)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1.加快公共数据资源统一开放。依托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政府公共数据以机器可读方式向社会统一集中开放,加快民生服务、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公共信用等领域公共数据开放。持续完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健全明确数据开放责任和流程管控机制。加强开放数据提质增效,提升数据准确完整、实效可用性。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主动开放数据,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互利的大数据采集、整合、开放、利用机制,夯实多元化数据资源供给利用支撑能力。

2.推进数据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围绕政府治理、民生服务、城市安全、经济发展等重要领域,全面开拓创新数据应用场景,加强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引导政府部门和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在充分保障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深度参与数据资源开发和增值利用,打造大数据社会化实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坚持以用促建,完善规范多元化数据开发服务流程规范,提升数据安全高效利用水平。鼓励大数据应用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充分挖掘释放数据融合应用价值,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

1.建立数据要素运营机制。探索建立数据相关权益的保护机制,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体系,形成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及开发运营管理的权责利体系。建立经营机构、投资者、交易服务机构、监管机构、研究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鼓励大数据行业协会和大型平台公司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数据要素估值、流通和担保等综合服务,推动数据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化,以数据支撑促进信用担保融资,繁荣数据要素市场。

2.加强政府数据资源运营。依托数字平台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大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分级分类对政府数据资源进行开发、激活。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瞄准市场需求,通过开放数据接口、提供数据查询服务、开发新型数据产品等方式,实现政府数据的增值性开发,探索建立“数据财政”新模式,培育大数据发展生态。强化数据运营监管,探索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要素流通全过程的监控与追溯。

(三)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打造创新创业最优生态。围绕“好创业”,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梯次孵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做大做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平台,分层次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创业场所,加速培育企业发展。实施“政产学研金服用”联动,构建“政策+平台+服务+人才”的创业扶持体系,集聚创新服务机构开展资源与服务共享,形成创新创业最优生态。

2.推动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设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提供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建立企业协作与供需对接机制,整合市内产学研资源、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培育“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产业生态。

3.强化惠企政策精准推送。依托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汇聚各类惠企政策,实现政策信息全面收集和动态更新。建立惠企政策标签库,根据企业特征和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靶向推送惠企政策信息,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兑现一键触达。

4.打造金融服务综合枢纽。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建设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建立产业引导基金或股权直接投资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及天使投资、VC/PE等风投创投机构通过平台线上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建立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协同联动机制,构建“股权+债权”投贷联动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推动产融对接,不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引进、培育科创风投资本,研究设立科技创新母基金,为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

(四)构建统一安全保障体系

1.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机制。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政务数据安全信息共享、安全监测预警与信息通报工作机制,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健全安全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

2.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围绕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五大方面强化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资源的保护。建设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检测、预警为一体的动态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推进数字认证、访问控制、密钥加密、虚拟专网(VPN)、CA证书、安全协议等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加强大数据环境下防攻击、防篡改、防泄露、防窃取、防病毒的监测、预警、控制和处置能力建设,加大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力度。

九、健全保障有力的协同推进新机制

(一)强化要素保障

1.强化组织保障。依托市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数字强市建设,研究决定重大建设事项,统筹组织、协调、推进、督促、考核各区县、各责任单位相关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完善数字强市建设专家咨询机制,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数字强市建设和评估提供咨询指导。

2.强化资金保障。积极开展政银企社合作对接,加强政府与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发挥信贷资金支撑作用,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引进外来投资,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数字强市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3.强化人才保障。用好“人才金政37条”,积极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创业的发展氛围。着力落实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淄博英才计划”等各项政策,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共建,推动校城深度融合。

4.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建设用地向发展数字经济倾斜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和省“数字中国”“数字山东”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支持数字经济、新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政策保障。

(二)突出载体支撑

1.突出平台支撑。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和平台思维,聚焦产业发展,明确平台建设方向,以平台建设促进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围绕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打造一批集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消费、群体共享式消费、个性化定制服务消费等于一体的服务型平台。围绕集聚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特色公共服务平台等,构建双向开放平台体系。

2.突出园区支撑。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山东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数字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发挥园区载体和产业集聚的作用,合理配置园区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逐步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园区经济带动作用,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加大创新扶持,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提档升级,为数字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园区载体支撑。

3.突出企业带动。充分发挥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积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企业创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高新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着力培育名牌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运营机制

强化市大数据中心技术保障能力,加强政府数据资源运营,联合国内优势社会企业,形成“一局、一中心、一平台、多企业”的数字强市运营格局。推进与专业研究机构、高端智库的战略合作,深度参与全球性、全国性的数字城市、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研发合作,开展常态化交流。

(四)强化监督考核

加强数字强市建设统计体系和评价机制建设,开展日常统计、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建立数字强市建设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明确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责任部门和工作任务,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推动落实的工作合力。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客观评价规划实施的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培育良好生态

1.培育创新氛围。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源,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引导优质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倾斜。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建设领域的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2.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媒体渠道,宣传展示数字强市建设新进展、新成效等,积极推广优秀建设案例、经验和模式,提高市民认知度和参与度,促进市民信息素养提升,形成有利于推进数字强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淄博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23年)

 

为加快推进全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字〔2020〕34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鲁政字〔2020〕228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3年。

一、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持续深化“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稳步增强,全市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4220Gbps,光纤接入端口数量超过275万个,4G基站超过9423个,基本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NBIoT基站覆盖城区和重点镇(街道)业务需求区域,面积覆盖率近50%。拥有在用数据中心12个,标准机架(2.5KW)总数超过3万个,在建大型数据中心2个,标准机架总数超过1.2万个。5G建设全面展开,建成5G基站5398个,实现了主城区、各区县城区5G网络全覆盖,成功落地5G+智慧医疗、5G+智慧交通、5G+智慧工厂、5G+VR直播等典型应用场景。

产业智能化升级加速推进。工业智能化转型省内领先,17家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东华水泥“工业大脑”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海思堡服装定制平台、齐鲁云商供应链服务平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数字农业全面发展,推广植保无人机300多架,遴选打造9家智慧农业应用基地。物流仓储加速向国际化和智能化升级,率先打造冷链“海外仓”和绿色智慧冷链物流中心,万梦众创搭建绿色运力智慧物流共享平台,乐物电商物流港实现第三方仓配一体化、全程冷链物流、城市共同配送业务。

传统基础设施加快改造。建成智能充电桩3531台,基本覆盖重点区域,智能电网实现线路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启动滨莱高速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无人驾驶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国内第一个新能源、智能化特种车辆制造平台。智慧路灯改造、智慧水利设施稳步推进,智慧管线建设成效显著,实现水、电、气、暖等7大类28种管线数据集中管理,达到“一图在手,管线全有”。

创新设施与公共平台不断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梯次孵化体系逐步健全,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创业孵化载体44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建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MEMS、电子综合信息五大公共服务平台。重要城市共性平台相继落成,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省共享平台实现全面级联;初步建成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和公共信用五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全面建成行政域版、公共域版和互联网版的智慧淄博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为三十余家单位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智慧应用基础设施亮点纷呈。稳步推进“雪亮工程”,完成市、区县两级感知网络全面对接,建成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整合各类视频监控资源超过27万路。智慧道路监控设施完成改造,实现灯控路口电警化率达100%,国道、省道交通监控设备覆盖率达100%。数字校园建成率达96.7%,实现学校教室和教研室无线和有线网络全覆盖。率先建成体系完整的医院光纤网络,覆盖至村级卫生室,镇级医院网络达到千兆。全市社保卡持卡率99%以上,95项应用开通率达96%,电子社保卡签发人数367万,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达到285.8万人以上,全面实现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在定点医药机构扫码就医结算和办理保险业务。

当前,我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良好基础,但仍面临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转型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数字化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企业在数字化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但从整体上看目前仍缺乏规模效益,存在企业资金不愿投、人才匮乏等问题。二是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动能不足,智能设施部署仍以局部试点为主,相关运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三是公共技术平台设施和支撑高科技创新的平台需进一步拓展,产业生态培育引导仍需强化。四是智慧应用基础设施分散,数据质量需进一步提升,前端实时感知数据仍需丰富拓展。五是体制机制保障力度需进一步增强,制度设计上需进一步创新突破。

(二)面临形势

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城市之一,我市工业门类齐全,传统产业占比高、结构重、链条短、综合效益偏低等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到了必须大规模推进的关键时期,数字基建将迎来关键部署窗口期,对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改善社会治理效能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成为全市转型发展的先决条件、必由之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和市委、市政府“九大赋能”重点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浪潮,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全域建设5G、数据中心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基础设施,积极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共性技术平台等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面向社会治理、民生服务、数字政府的智慧应用设施,巩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以数字基建激活数据要素活力,释放数字新生产力,为大力发展新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塑造新形象。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推进城乡、区域、行业数字化发展,坚持阶段推进、急用先行,瞄准国家级、省级战略与我市的结合点,建设一批社会急需、受益面广、带动性强的数字基础设施重大工程。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引导,做好用电、用地等要素保障,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调动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参与的政企协同机制。

——需求引领,创新驱动。坚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城市运行、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现实需求,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广泛开展典型场景应用。

——自主可控,安全发展。全面提升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安全可控水平,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安全和发展双轮驱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推动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互为支撑、协调共进。

(三)发展目标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全市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和应用初具规模。5G网络在城区、县城全覆盖基础上实现城乡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和重点村庄覆盖。具有淄博特色的“5G+园区”“5G+电力”“5G+医疗”“5G+无人机”“5G+物流”“5G+无人驾驶”“5G+制造”等场景成为行业应用标杆。数据中心建成规模大幅提升,人均机架数高于同期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中国产业算力中心建设及应用初现雏形,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大力提升传统产业设施智能化水平。到2023年,数字基础设施对我市实体经济引领带动效能凸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规模化、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智慧工厂和智能车间,数字农业和冷链物流智能设施规模发展,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省内领先的传统产业设施智能化发展样板。

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到2023年,公路、桥梁等智能监测设施全面部署,智能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成为全省标杆,累计建成新能源充电桩6000个。城市新建道路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覆盖率明显提升,初步建成站点布局合理、采集要素齐全、传输稳定可靠的天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将我市打造成为全省多功能智慧杆柱建设样板间、鲁中智慧氢能应用先行区、自动驾驶应用试点市。

技术平台设施激发创新活力。到2023年,在集成电路、元器件、MEMS、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构建竞争力强的科技创新平台5家以上,建成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高地;建成用数赋智的“城市数字大脑”体系,实现平安城市、生态监测、产业经济运行等关键领域一站式决策指挥,城市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智慧应用基础设施广泛部署。到2023年,数字校园、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智慧政务等领域智能应用终端有序推广普及,智慧政务大厅建设完成,政务服务终端街道覆盖率达100%。“雪亮工程”升级版稳步推进,前端感知设施更新扩建,公共安全重点公共区域视频智能化处理占比不低于80%。智慧交通优化提升,完成中心城区信号灯智慧化改造,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更新率达80%。

 

 

三、主要任务

(一)筑牢信息通信设施基石

1.建设高速泛在的信息网络,支撑万物互联

建设高质量大带宽全光网络。以“千兆城市”“百兆乡村”为目标,结合“万兆光网”园区建设,促进城市千兆光网建设和应用普及,提升农村光纤到户面积覆盖率,大幅提高光纤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和品质,全面提升城乡高带宽用户占比。进一步扩容本地光通信网络传输系统容量,扩容互联网出口带宽,持续提升通信骨干网络带宽和质量。

优化拓展4G网络和窄带物联网(NBIoT)建设。根据全市各区域业务发展需求,持续进行4G站点补充,加强深度覆盖,进一步扩大农村覆盖范围,实现4G全覆盖。加快窄带物联网发展,持续扩大覆盖范围,保证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覆盖,进一步推进网规网优,加强特定应用场景的深度覆盖,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求。

推进全市IPv6部署。引导市属重点企业网站、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云服务平台、家庭网关等加快IPv6升级,鼓励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基于IPv6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和应用改造试点。

推动实现网络弹性化与运营智能化。结合5G网络建设开展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SDN/NFV)技术应用,在试验网基础上逐步推进现有电信网广泛采用SDN/NFV技术,实现网络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解耦、设备软件和硬件解耦,有效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和规模化商用。加大5G基站选址、用电等支持力度,推进移动与广电、联通与电信共建共享。扩大5G建站规模,加强5G室分系统建设,以建设SA网络为目标,加快5G网络建设,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并加强重点区域的深度覆盖。打造5G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场景,推动建设5G产业创新应用中心。

 

 

2.加快推进数据中心扩容整合,打造算力中心

打造中国产业算力中心。建设产业算力数据中心,整合市域在用、在建数据中心,形成数据中心+5G产业算力集群,打造立足淄博、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产业算力中心。充分发挥我市工业门类齐全优势,建立产业数据知识仓库,将中国产业算力中心建设成为重要的产业算法、算力研究及算力交易平台。

推动大中型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大中型数据中心,发展应用承载、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等数据服务。重点推进山东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淄博)鲁中数据中心、山东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T3+大数据中心、山东声通人工智能语音语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满足国家、地区和行业需求,补齐本地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短板,吸引互联网企业聚集,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化改造。推动数据中心节能技改和用能结构调整,整合改造能耗高、效率低的分散数据中心,优化完善存量数据中心建设,统筹推进现有数据中心绿色化、集约化、智能化改造。积极推动新建数据中心采用节能新技术,打造绿色数据中心。到2023年,实现数据中心PUE不超过1.25。

建设高性能云计算中心。大力发展云计算中心,部署基于GPU、TPU等专用芯片的服务器,创新开展微模块数据中心建设,探索深度定制化服务器等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满足人工智能计算及其他需求。

合理部署边缘计算节点。面向5G融合应用、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和CDN需求,结合5G网络部署、全市物联网感知设施建设进度和CDN节点布局,统筹推动运营商汇聚机房、接入机房等既有电信设施改造建设,铸牢边缘计算节点部署基础。根据不同业务场景需求,统筹布局共建共享、规模适度、服务快准、响应及时、主体多元的边缘计算节点,适时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低时延服务。

 

 

(二)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

1.推进“两化融合”建设,促进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

推进智能制造,遴选打造智慧工厂和智能车间。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制造工艺、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等环节深度融合,支持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数据互联互通。聚焦化工、机械、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争创区域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生产和应用标杆城市。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促进企业能效提升和清洁生产。开展绿色工厂试点引领,推进陶瓷、化工等重点行业、高能耗企业循环化改造,推广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能源管理体系(EMS)、合同能源管理(EMC)等工艺流程和供需环节系统集成改造。建设工业节能、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平台和评测体系,加强对废水排放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增强工业智慧化供给能力。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推广应用工作,推动贯标工作由试点推广向全面普及转变。组织与国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定期举办智能制造服务对接活动,培育发展一批创新服务平台,提高智能制造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

 

  

2.开展“工联淄博”建设,培育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设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协调电信运营商加快推进5G在重点产业园区的商用网络部署,重点覆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建设“5G+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样板工程。

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挥山东产研智能电机研究院电机工业互联网平台二级节点的引领作用,争取更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区域性、行业性二级节点在我市落地,开展供应链管理、产品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以点带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打造“星火·链网”骨干节点。支持齐鲁云商打造“星火·链网”区域型骨干节点,推动区块链与互联网域名、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标识深度融合,构建涵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产业生态、监管支撑、国际治理的能力体系,加快区块链产业聚集发展。

构建区域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体系。培育和引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型龙头企业,争取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壮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围绕“四强”产业等重点产业,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交易平台,支持重点企业建设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重点行业和地域特色的工业知识图谱建设。

打造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基地和标杆园区。以高新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为主要载体,提升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水平,开展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和标杆工厂建设。建设具有淄博特色的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培育工业互联网产品制造、平台服务、工业软件等领域骨干企业,支持智能装备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智能化产品突破,形成区域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打造区域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推动由工业强市向工业互联网强市升级,形成政府支持、国资参与、专业团队设计、龙头企业主导、专业公司运营的发展模式。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开展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数据采集服务商的征集和培育扶持工作,构建基于平台的新型工业APP开发生态,加快突破数据集成、开发工具、微服务框架等关键技术,培育协同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平台应用新模式。

 

  

3.加快农业设施数字化升级,提升精准农业建设水平

加快“天空地”一体化数字农业设施建设。部署“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采集装备,实现农业全资源要素、全生产过程、全时空方位感知、诊断、决策。重点围绕大田种植和设施农业,推进无人机、物联网感知、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加强地面综合区域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提升全市土壤水分气象和地面区域气象监测能力,为气象服务农业农村提供基础数据和可靠保障。

加快传统农机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进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应用,提升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持续推进智慧农业(蔬菜)和农业物联网标准化建设试点,面向粮油、果蔬、乳制品等特色产业,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和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统筹建设一批智慧农牧业特色试点项目。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功能互补和深度融合,开展“农业+”加工流通、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

建设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产业中心。依托全国首个“盒马市”规划落地,加快数字牧场、数字菜园、数字果园、数字农产品加工等建设,构建农产品流通枢纽山东产地仓,利用线上电商平台、线下载体、智能设施,打造鲁中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基地。

 

 

4.推进物流设施数字化建设,打造鲁中智能物流枢纽

加快淄博内陆港数字化设施建设。依托全省港口整合,推进口岸多式联运监管、中欧班列集装箱场站和集结中心等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打造数字班列,加快天地一体化网络在跨境物流中的应用,建设智能场站、卡口自动识箱录入系统,实现卡口作业自动化、无纸化。

打造区域性多式联运物流集散中心。重点依托淄博内陆港,推进鲁中物流公铁海集装箱多式联运平台建设,加强与青岛港、国际陆港枢纽城市的多式联运物流信息互通合作,围绕供应链协同应用,着力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引进培育一批供应链龙头企业,加快拓展内陆港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范畴,提升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高端服务。

推动绿色智慧冷链物流建设。建设绿色智慧冷链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推广“卫星+5G”技术在物流仓储、冷链运输、全程追溯等环节的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农副产品、冷链食品的区域分拨中心,统筹建设绿色智慧冷链物流中心。整合我市及周边冷链运输资源,升级多点联动经营的冷库网络,打造智慧化仓运一体化平台。加快建设齐鲁国际冷链仓储分拨中心、鲁担冷链物流园、云仓智联平台,依托淄博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进口牛肉和奶制品、食用油等大宗产品国际物流冷链分拨基地。

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支持综合保税区争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积极推进中国(淄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开展跨境电商销售服务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跨境电商展示交易中心,重点开展进口保健品、日用消费品的保税展示销售。鼓励省级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探索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新模式,服务外贸企业“走出去”,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买遍全球”的跨境网购需求。

共建面向东盟—欧亚的公共“海外仓”。依托保税物流公司、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和境外园区,加快境外集疏运网络体系布局,建设面向东盟—欧亚方向的冷链公共“海外仓”资源和智能仓储,构建采购商—中亚、俄罗斯冷链海外仓—“齐鲁号”国际班列冷链运输—淄博保税冷链仓储基地—销售平台的一体化特色冷链营销体系。

 

 

(三)推进基础设施智能改造

1.开展智慧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管理服务水平

打造顺畅、安全、智慧通行服务。推动建立淄博市交通大数据中心、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应用智能视频分析、5G、北斗导航等技术,提升交通载运工具远程监测、故障诊断、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能力。加快智慧安检等智能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火车、公交等场站无感通行服务。

大力开展“智慧公路”“智慧桥梁”建设。鼓励应用智能养护设施,建立面向公路、桥梁基础设施的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检查、检测、监测、评估、风险预警以及养护决策、作业的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桓台县智慧公路路况管理试点、宋家庄公铁立交桥健康监测试点。依托博山区农村公路网三维可视化项目,推广实现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一体化服务,建设农村公路数字孪生标杆城市。

全面部署推进协同化智能交通设施。推进基于CV2X技术的车路协同车联网建设,统筹推动路侧及其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推进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试点。鼓励国网淄博供电公司等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V2G)研究试点,加快“车、路、桩”协同建设。

 

 

2.推进智慧能源建设,构建共享能源互联网体系

全面推进电力物联网建设。积极开展配电网终端智能化改造,建成能耗在线监测大数据平台,推进经济开发区、齐鲁化工区、桓台县等重点工业园区供能设施一体化建设,打造优势互补、能源互联、数字赋能的智慧能源园区。大力推广“多表合一”,实现水、电、气、热多表信息的集中自动采集和跨行业数据共享。提升电网接纳能力,加快建设管仲500kV输变电工程、高青500kV变电站扩建工程。

推动氢能、风能、太阳能等产业智能化发展。依托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进氢能“制、运、储、用、管”设施智能化升级,培育氢能燃料电池、加氢站、氢能源汽车等产业链,探索发展绿氢,大力推广氢能应用场景。深入推进风能、光伏等清洁绿色能源应用,鼓励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周村古商城等旅游景点推广智能照明、供能和节能改造技术应用。

优化完善新能源充电设施布局。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枢纽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重点区域和停车场广泛部署充电桩。加快换电设施建设,建设全市换电网络,积极发展私人电动汽车、出租车、网约车换电服务。鼓励企业通过共享数据构建全时段、全方位、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智能充电管理体系,推动私桩共享,增加需求响应资源。

 

 

3.加快建设“透视淄博”,集约部署智能市政设施

加快物联网终端部署,大力推进“感知城市”建设。梳理和明确公安、交通、消防、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部门及领域感知设备的类型和协同要求,通过共址部署、终端集成或部分补点的方式,统筹部署RFID标签、多类条码、复合传感器节等全域立体的感知设施。加快布局智能灯杆、智慧管网(廊)、智能候车亭、智慧停车场、智能垃圾箱、智能井盖等市政基础设施。打造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市智慧管网、道路井盖监控系统、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城市照明管理系统、园林及环卫系统等一体化管理。

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加快“透视淄博”建设。完善规建管感知、管控、评价手段,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工程质量、重大风险源、工地扬尘、污染排放等管理水平。广泛部署智能感知设施,提升各类园区、社区、医院、学校、企业和商业楼宇风险点的互联感知能力,创新智慧化管理模式。重点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基于CIM平台构建地下地质数字孪生模型,打造“透视淄博”,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轨道交通建设等提供全方位智能服务。

 

 

4.推动水利设施升级,建成智慧水利应急指挥体系

统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结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体系建设,布设雨量、水位、流量、水质、墒情等感知设备,建立涵盖天基遥感卫星监测、空基无人机监控、地基水雨情监控,水上无人船、沿线闸坝远程控制系统的智能感知体系,推动建设淄博市水资源管理数据中心,打造全市水利一盘棋指挥调度中心。

强化水利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应用。提升水系调度工程智慧能级,增强雨洪调度管理和应急防汛能力。加强数字化河道项目建设,通过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手段,实现孝妇河等重点水利工程安全监控、小型水利工程安全巡查与监督。以大武水源地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为试点,推动建设全市水利三维可视化平台,围绕高盐废水、VOCs治理等突出环境问题,广泛部署智能化水利环保监测设备。

(四)前瞻部署技术平台设施

1.加快布局创新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领域,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共建各类创新平台。推进校城融合发展计划,支持市内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题研究攻关。鼓励围绕MEMS、IGBT等优势领域搭建全产业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整合、集成和优化科技资源。

加快建设产业支撑平台。推动科技服务产业化,支持产业园区汇聚,整合金融、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服务机构,推进淄博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建设,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质升级工程,鼓励各类孵化载体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服务。

2.建设共性能力平台,打造用数赋智“城市数字大脑”

做好数据“聚、通、用”。充实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推动区域治理、市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主题数据库建设,拓展社会数据采集渠道。梳理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需求,建立数据供需对接常态机制,推进公共数据向社会公众开放。深化政务数据在政务服务全过程的应用,鼓励企业打造一批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项目。探索建设数据交易市场,支持企业进行数据交换、交易。

建设共性赋能平台。建立统一物联网管理平台,打造全市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门户和数据汇聚枢纽。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围绕社会治理、公安、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提供大数据基础组件、共性应用、基础工具和模型算法,开放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接口。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打造与物理城市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城市信息模型。打造全市一体化业务赋能平台,提供数字化身份认证、网上非税支付等信息化支撑。

构建协同应用体系。搭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跨领域、跨部门的城市运行信息快速调阅、日常运行管理监测和应急指挥。建立城市运行关键指标体系,打造呈现城市运行综合态势的“城市仪表盘”和支撑决策的“数字驾驶舱”。汇聚各类政务服务信息和便民公共服务信息,依托PC端、移动端等渠道,形成民生服务的统一窗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

 

 

(五)广泛部署智慧应用设施

1.推广民生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服务普惠便捷

夯实医疗卫生智能化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健康淄博”一卡(码)通便民服务功能,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进一步扩大电子健康病历共享范围。利用5G、AR和VR等技术,向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鼓励医院探索“AI+可穿戴式设备+医疗”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支持智能健康驿站、智能健康小屋等建设,全面推进健康社区建设。

打造便捷高效智慧医保新服务。持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与应用工作,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医保混合支付。推动医保人脸识别、支付基础建设,在定点医药机构、前台业务大厅普及医保人脸识别支付。建设基于大数据、AI的医保信用评价体系,推进医保智能审核全面发展。

打造齐鲁文旅服务新体验。推动重点图书馆资源数字化改造,整合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打造覆盖全市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系统。探索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新应用,打造沉浸式文化消费的新型服务业态。打造一批智慧旅游试点景区,引导4A级景区建设智能门禁、智慧停车场、智能闸机等,提升便捷化、智能化旅游体验,探索5G、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景区公共服务、应急等方面的应用,实现景区综合势态可管可控。

探索多元化智慧教育服务新模式。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升级,适时推动学校触控一体机广泛部署。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三个课堂”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建设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实现全市教育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互通互联。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深度融合,探索创客式学习室、5G虚拟课堂、人工智能教学体验中心等新型教学试点建设,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创新转变。

发展多元供给的智慧养老。推进市养老服务平台向社区延伸,构建覆盖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多主体参与、资源普惠共享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鼓励企业研发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推广个性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2.改造城市治理设施,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打造智能驱动的城市治理设施。构建“块数据、网格化、部门应用”社会治理新模式,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信息系统,打造全市“网格化+块数据”智慧底座。完善城市视频监控体系,提高视频监控覆盖率及图像智能检测能力。加快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升级,为市民提供停车互联、无感缴费等便捷化服务。推进路口信号灯配时优化改造升级,全面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慧化水平。逐步更新达到报废年限的前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为车辆精准管控和智能分析研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深入实施火灾事故预警信息平台、消防综合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统筹部署消防物联感知终端,全面提升火灾预警监测与消防指挥调度能力。

完善生态环境全要素监测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大气质量监测网络要素,推进覆盖全市的大气气溶胶和臭氧激光雷达监测网络建设。加强空气质量热点网格监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遥感卫星等技术,提高大气污染热点网格智能监管能力。全面建成固定污染源VOCs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对重点排污单位全天候连续监控。

 

  

3.升级政务服务设施,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区块链+政务”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和应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建立跨业务、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应用体系,推行综合许可一证化改革,实现“一业一证”“一网通办”“一次办好”。

推进智慧大厅和自助终端建设。推进政务“智慧大厅”建设,开设智慧综合服务区,开展智能身份识别、智能语音互动等服务,以信息化推进流程优化,实现更多高频事项“秒批”“秒办”。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综合自助终端延伸,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的政务服务向基层社区延伸,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设“全国一流”的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平台。完善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中枢、智慧中枢等基础数据平台和交易平台硬件系统,优化交易平台基础数据,实现智慧交易、监测预警和智慧监管。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全面推行网上开标及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深入探索智能评标评审。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促进交易过程公开透明。

 

 

(六)同步建设安全设施体系

1.推广基础安全设施建设,强化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提升基础安全防护能力。鼓励工业企业与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安全企业等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加强工业生产、主机、智能终端等设备安全接入和防护,有针对性地部署和改进安全防护措施,强化控制网络协议、装置装备、工业软件等安全保障,提升信息安全设备和控制系统安全能力,提升企业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本质安全。

推广安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推动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应用和创新,依照国家密码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密码保障系统并开展定期评估,强化密码技术在重要数字基础设施中的推广应用,扩大数字证书应用范围。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及监测预警能力。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保护的政策体系,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提升全天候全方位安全支撑能力,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完善容灾备份系统,提高安全服务水平。

2.与数字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开展信息安全保障行动。与数字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运行网络安全保障系统,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障,加大关键信息防护力度,对重点数字基础设施实行统一动态监测,确保安全平稳可靠运行,强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开展主动防御试点,保障数据安全,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动态预警、响应、处置能力。

建设信息系统检测机制。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系统测试和应急演练,建立应急预案措施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开展信息系统检测,清晰划分信息系统威胁等级,实现快速查找、处理问题。开展风险评估及等级测评,对系统中的业务活动、网络和信息系统脆弱性及隐患进行分析、解决及管理。

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依法落实企业信息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建立并完善以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第三方测试机构参与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要求,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依托市数字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布局,细化责任分工,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高效有力的协同推进机制,推动相关项目尽快落地。

(二)加强资金保障。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投融资渠道,吸引外来投资,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三)完善运营模式。发挥数字平台企业的载体作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运营和管理。逐步构建数字基础设施项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梯次推进实施。

(四)优化建设环境。做好数字基础设施与国土空间、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布局衔接,统筹考虑现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需求,提前做好5G、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等相关设施部署的空间保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