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淄博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淄政发〔2023〕3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体育强国建设决策部署,落实体育强省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体育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以上;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成绩位居全省前列;体育产业规模达到360亿元以上,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接近2%;体育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体育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到2035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4.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9%;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上为国家、省持续作贡献,省运会参赛成绩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青少年体育全面发展,体育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数字体育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二、主要措施

(一)着力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

1.统筹建设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市、区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全覆盖,重点建设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等健身场地设施,提高现有场馆的综合利用率,持续推进社区健身圈建设。落实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政策,推动具备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标黑字体为牵头单位,下同)

2.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普及群众参与度高的大众运动项目,加快发展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推广传统和民俗特色体育项目。促进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落实工间操、职工健身运动会等制度。支持区县、协会和市场主体策划举办特色赛事,培育沿黄、沿齐长城、沿孝妇河系列赛事品牌和环文昌湖、环天鹅湖、环马踏湖马拉松等路跑赛事品牌。办好淄博马拉松、淄博体育旅游节、全国电竞大赛和“起源地杯”足球系列赛事,培育一批高端体育赛事品牌。(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

3.提升健身指导服务质效。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积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体育冠军公益行”、全民健身知识科普大讲堂等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行动,传播科学健身方法,提升群众健身素养。(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明办、市卫生健康委)

4.壮大体育社会组织。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制定实施体育社会组织分级分类管理制度。鼓励支持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农村社区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组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健身团队。(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民政局)

(二)着力提高竞技体育实力水平

5.优化竞技项目布局。坚持立足省运、着眼全运、放眼奥运,积极打造优势项目群。巩固发展集体球类项目,加快发展潜优项目,扶持发展新上项目,合理布局新兴项目,着力提升弱势项目,集约高效发展冰雪项目,构建重点突出、均衡发展的项目布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6.完善科学训练体系。加强以市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以区县竞技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基础的后备人才培养、输送体系建设。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前沿训练理论、训练方法,加强周期性训练规划,提升科学训练质量。着力推进“训科医管服”一体化建设,提升科技、医疗保障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继续推进“体医结合”试点。(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三)着力激发青少年体育发展活力

7.深化体教融合。深化体教一体化,健全教学体系规范、竞赛体系完备、训练构架完整、人才渠道畅通、保障机制健全的体教融合工作机制。青少年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推进市级、区县级体校高质量发展,训练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体育局)

8.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巩固和完善普通中小学、各级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三大主要阵地,推动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与体校建设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网络,构建小学、初中、高中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

9.加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加强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引领学校通过体育社会组织进校园和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等形式,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游泳普及活动和针对青少年近视、超体重等问题的体育干预。(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

(四)着力提高体育产业内生动力

10.扩大体育产业影响力。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能体育。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创新能力强的体育骨干企业。引导中小微体育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开展体育消费季,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假日经济发展。加强体育市场监管,优化体育消费环境。(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

11.加大产业平台承载力。争创一批国家和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组织参展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各类体育展会。发挥体育产业联合会、体育产业研究院作用,助力体育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2.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旅游景区、景点举办特色体育赛事,开展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休闲活动,争创国家和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鼓励大中型体育场馆、商业中心,建设融合商贸、娱乐、休闲、文化等业态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探索推进体育与养老、科技、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五)着力促进体育融合全面发展

13.促进体卫融合发展。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支持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科学健身门诊。鼓励创办康体康养、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机构,培育一批体卫融合服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14.统筹城乡体育协调发展。健全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强镇(街道)、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农民体育协会体系建设,挖掘一批民俗特色体育项目,创设一批具有“三农”特色的赛事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5.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和沿黄河体育带。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参与沿黄9市体育产业协作联盟,联合举办体育联赛,策划地域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跨区域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产业新高地。(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

16.实施“三大球”振兴计划。加强对“三大球”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加快发展“三大球”作为重要任务,构建体育系统、职业俱乐部、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7.落实国家冰雪运动战略。加快冰雪运动普及,借助全域公园城市载体,布局更多体育设施,积极推广冰雪运动,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综合体、冰雪主题旅游线路。(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六)着力提高我市体育影响力

18.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和传播交流。积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发挥奥运冠军的榜样和带动作用,树立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典型,促进体育运动项目的宣传普及和推广。依托我市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传播推广以蹴鞠文化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淄博友好城市的国际体育交流合作,推动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外办)

(七)着力提高体育综合实力

19.推动体育市场和公共资源向社会力量开放。按照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目录标准,把适合的体育服务逐步交由社会力量承担。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利用公共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户外运动、组织体育赛事活动。(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财政局)

20.完善激励机制制度。社会资本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的,享受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推动体育赛事安保服务标准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

21.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体育领域“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推动加快全市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多部门信用激励惩罚联动机制,落实失信惩戒制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体育监管体制。(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22.加强数字体育建设。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融合。统筹建设淄博市数字体育公共服务管理综合应用系统,搭建一体化数字化平台,打造公共体育服务一站式应用场景。实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提升工程,支持市体育中心率先建成智慧场馆。(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大数据局)

23.加强体育风险防控。常抓不懈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突出赛事活动、公共体育场馆、高危项目、枪弹管理等领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体育行业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全覆盖,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抓好全流程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党对体育工作领导的制度规定,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体育强市建设。发挥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和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区县政府要将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履职尽责。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确保如期完成体育强市任务目标。

(二)强化政策保障。各区县政府要将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加大对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根据本辖区需要,优化配置场地设施。

(三)加强评估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责,细化具体措施,强化政策宣传,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措施落地,推动形成部门联动、责任清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体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格局。

  

淄博市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4

(此件公开发布)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