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广应用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通知发文机关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淄政办字〔2019〕53号
索引号
11370300004224423Q/2019-5032708
成文日期
2019-07-22
发文日期
2019-07-25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规划
有效性
有效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广应用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通知
淄政办字〔2019〕5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2012年12月,我市被原国土资源部确定为智慧城市试点之一,由原国土资源部、原省国土资源厅和市政府共同建设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目前,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基础功能已初步开发完成,具备了推广应用条件。为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促进地理信息公益性服务提质增效,避免重复投资,现就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应用示范推广工作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依托全市统一的政务云环境,基于全息时空信息模型,采用分布式、非关系型时空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采用微服务架构对外提供高并发服务,搭建了时空大数据中心、时空信息通用化平台、空间规划专业化平台和自然资源监测平台。目前平台有行政域版、公共域版和互联网版三个网址,行政域版网址:http://15.56.102.10:8000(仅对政府部门、机关单位开放);公共域版网址:http://172.20.16.195:8000;互联网版网址:http://www.zbmap.gov.cn。
各单位可以直接访问平台提供的服务地址访问平台成果,对于一般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政务网和互联网访问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成果;对于高级功能用户需要首先在平台上注册用户,经过平台维护部门审核授权后,可享受平台提供的全部数据和功能服务。
二、平台现有数据资源
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专题、空间规划专题、地理国情和智能感知共5大类数据。其中基础地理信息、空间规划专题和地理国情由市自然资源局生产,公共专题、智能感知数据由全市统一的市共享交换平台汇聚。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含2012年至2018年城区750平方公里1:500比例尺矢量数据,市域范围的1:10000比例尺矢量、0.05/0.5米分辨率影像、0.5/2米格网间距数字高程(DEM)、200多公里街景影像数据、百万条地名地址数据、张店城区130平方公里精细三维模型、除张店外其他区县400平方公里倾斜摄影等数据。互联网版仅提供<1:2000电子地图、影像地图服务,>2米格网DEM、地名地址、路网服务;公共域版提供>1:2000电子地图、影像地图服务;行政域版提供>1:2000比例尺的全部服务。
(二)空间规划专题数据。包含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制区、控制性规划、生态红线、土地用途分区等 6大类数据。
(三)地理国情数据。包含2015、2016、2017三个年份50多类国情数据。
三、应用开发资源
云平台提供针对二维、三维场景的系列应用开发资源,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相应的开发和应用环境如下:
(一)二维场景。云平台提供面向PC端的249类、2805个JS API接口函数,提供面向移动端的46类、407个Mobile API接口函数,提供OGC WMTS、OGC WMS、OGC WFS以及NewMapServer等4类地图共享服务和ShapeFile、CSV、KML、GEOJSON、GPX等5类数据共享服务,并提供完善的帮助文档和开发实例。
(二)三维场景。面向三维场景应用,云平台提供94类、850个接口函数,支持C/S 、B/S模式的二次开发,提供各种主流Web浏览器(IE、FireFox、Chrome)的三维插件,并提供完善的帮助文档和开发实例。
在开展时空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工作时,均可免费使用云平台提供的上述应用开发资源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
四、平台主要功能
(一)数据浏览查询功能。为了便于各部门、各终端、各网络条件下的用户使用,所有的数据均应以数据服务的形式进行发布,用户只需要输入平台地址,就可以快捷方便地浏览查询各类空间数据。
(二)专题数据加载功能。各部门的具有空间坐标的专题数据,可直接访问平台中云地图模块提供的WMS、WFS、WMTS和SHP内嵌接口直接叠加到地图上,进行业务分析。
(三)专题数据空间化功能。各部门的不具有空间坐标的专题数据,部门人员可访问平台云引擎模块中的地名/地址匹配引擎“模糊匹配”“精确匹配”和“批量匹配”实现空间化,完成专题数据上图展示。
(四)查询统计与空间分析功能。针对加载后的专题数据,部门人员可以通过通用平台云地图模块中提供的GIS通用分析、服务资源目录、时空对比分析和地图制图输出等5大类,共计21个子类功能操作,进行定制化的查询、统计分析,并能将结果可视化及打印输出。
(五)深层次业务应用功能。对于现有功能不能满足有关部门需求的部分,部门业务系统的研发人员可通过平台的标准二次开发接口(平台提供PC端249类、2805个JS API接口函数,同时提供面向移动端的Mobile API共46类,407个)进行界面定制、功能研发。
(六)分布式部署功能。对部门已有系统之间的数据和功能共享,云平台提供了分布式多源数据的发布、引用功能,能够对已经注册到平台中的部门分散存储维护的数据进行实时调度,实现了数据物理分布、逻辑集成的应用模式。
(七)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平台提供了基于实时感知流数据、公共专题数据和基础数据为依据的大数据分析知识化引擎。全市各部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通过访问通用平台云引擎中的知识化引擎,根据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专题数据、感知数据,再结合本部门业务需求实现大数据分析。
五、应用服务模式
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提供了五种应用服务模式:
(一)直接应用模式。从时空信息云平台直接获取电子地图服务,叠加位于本部门服务器上的专题信息,实现基于空间位置的专题分析应用。本模式适用于部门应用对空间位置需求相对简单的部门。
(二)定制应用模式。利用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针对用户对空间信息应用的复杂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本模式适用于应用部门对空间信息的需求相对复杂、具有一定信息化经验的部门。
(三)标准服务模式。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地图数据发布完全遵循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协会(OGC)组织的WMS规范,任何支持WMS服务引用的第三方GIS软件都可以调用时空信息云平台发布的地图数据。在标准服务模式下,各类地图数据服务均发布至市共享交换平台,各部门可以申请调用。
(四)数据源和功能调用模式。对于地理数据使用比较复杂的部门,可以使用数据源调用模式。本模式下,时空信息云平台为某些特殊部门提供空间数据库的读取接口,应用部门借助能用的GIS软件或标准数据读取接口可以直接调用时空信息云平台的空间数据和分析功能接口。
(五)智能组装功能。平台提供了基本的系统组装功能,各个应用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全流程、无代码实现业务系统的搭建,搭建的系统下载后,再结合业务功能深入开发,减少开发工作量。
六、总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平台应用推广工作。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将大幅促进城市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汇聚、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有助于拓展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业态。壮大城市地理信息产业,是促进城市生产组织方式集约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手。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平台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平台广泛应用,确保取得实效。
(二)提高站位,努力实现平台、数据共享共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利用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开展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不再单独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建设;涉及地理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开发,必须在平台统一框架下开发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已开发完成的应用系统要逐步与平台接轨,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更新和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切实解决空间基准不一致、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集成和综合应用、重复采集等问题。
(三)严守底线,确保平台数据安全可靠。公共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和公共管理信息图层数据集数据经保密处理后,可通过淄博市电子政务外网提供给各级政府部门作为一般电子政务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使用环境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且在权限范围内获取基础地理信息,不得擅自复制、转让或者转借,不得转给第三方,也不得用于商业目的;未经资源提供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开发布。
(四)做好服务,不断提升平台应用水平。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作为智慧淄博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和维护推广应用的组织单位,要做好地理空间数据更新和平台维护工作,时空数据资源的精度和现势性应当满足各应用单位的需求。
联系人:刘振伟,电话:13589596509;翟雪奎,电话:15318613670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7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