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的通知

淄政办字〔2018〕4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2018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5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要点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50号)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动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推动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建设

(一)规范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建设。配合省级政务云平台评估机构做好对我市政务云平台的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我市政务云规范整合方案;按照省级电子政务云统筹要求,对电子政务云加强统筹管理和布局优化,对规模小、运行成本高、支撑能力弱的区县级政务云和行业云实施归并整合。严格限制新建或租用规划以外的政务云平台。有序组织具备条件的已有政务云和部门行业云向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整合。各区县尚未建立统一的政务云平台的,今后不再建设;新建业务系统一律依托市级政务云平台部署。

(二)强化政务云运行保障。建立政务云服务监管工作机制,完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云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加强政务云服务能力和运行质量的监测、跟踪,组织开展政务云环境使用及安全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以及相关服务费用审定。结合政务云布局优化和服务完善,同步规划、统筹组织政务云灾备服务能力建设。

(三)推动业务系统云化迁移。坚持“应上尽上”,市、区县两级分别组织业务系统分类梳理,建立业务系统云化迁移清单,加快组织具备条件的部门业务系统分别向政务云迁移。

二、健全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建设

(四)加快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统一规范管理。按照省整合共享工作要求,调整完善政务外网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结构,统筹政务外网公共服务域和行政服务域发展,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推动并规范部门接入,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支撑能力。

(五)实施互联网出口整合。制定互联网出口整合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加强对各级部门互联网出口整合的指导和推动;逐步完善各级互联网出口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出口的集中管控。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服务域,整合各部门互联网出口,建设市、区县两级互联网接入平台。完成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城域网、广域网升级改造建设,联通市、区县外网网络,市级部门完成本单位内部局域网建设工作,各区县建设完成本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任务,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区县部门、镇(街道)的全覆盖接入;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市、区县两级政府部门互联网出口整合工作,基本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

(六)推动网络会议和视频监控整合。统筹“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工作任务,实施全市各级网络会议、视频监控资源整合,推动省、市、区县三级主要网络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统一平台,全面提高视讯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网络会议和视频资源的统筹管理、集成应用。

(七)加快部门业务专网整合迁移。全面整合各级各部门各类业务专网,各区县、市各部门分别对涉及的业务专网(专线)进行分类梳理,明确各类市级及以下自建业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的分类迁移整合工作时限,并配合全省完成国家和省垂直部署业务专网的迁移整合工作,及时关停撤并业务迁移上云后的“空网裸线”。

三、深入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

(八)强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使用。继续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对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作进一步规范完善,配合完成国家、省、市三级平台深化级联对接;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网站,依托网站强化共享交换业务管理,开展共享交换应用;推动共享交换创新技术应用,清理部门自有数据交换渠道;组织第二轮政务信息资源供需对接,围绕投资项目、涉企涉税、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新旧动能转换、“放管服”和“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重点应用主题,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政务信息资源综合应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应用绩效跟踪评价,提高共享效益,丰富共享成果。

(九)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利用。全面梳理各级各部门和主要公共企事业单位可开放数据资源,编制发布《淄博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组织市级开放数据再检查,继续扩大开放范围,保障开放数据安全、规范、有效;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建成并上线淄博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全面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制定开放数据评价标准和操作规范,建立开放数据更新和保障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利用开放数据开展创新创业等活动,实现开放数据应用增值。

(十)统筹大数据资源管理应用。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结合政务云完善提升,配合全省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实现全省大数据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服务支撑、安全保障等共性基础资源的集约共用;科学合理运用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处理分析、预测预警、可视化呈现等功能,配合完成全省人口、法人单位、电子证照、公共信用、宏观经济、地理信息等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同步开展市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完善工作;在新旧动能转换、“放管服”改革和财政、环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领域开展大数据示范应用,推进社会大数据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合作,发挥大数据在辅助政府决策和服务保障社会民生中的作用。

(十一)同步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监督保障体系。完善管理和技术措施,定期开展数据真实性、规范性、准确性监督检查,依法查处重大数据违法行为,预防和严惩数据造假,按照全省规定出台有关检查和管理办法。在省政务信息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目录分类、数据归集、共享交换、平台对接、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为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提供保障。

(十二)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大数据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开展大数据分析,加强调查研究,确定分析领域和重点,开发政务数据资源,让政务数据活起来,充分发挥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快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四、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十三)实现全市政府网站集中管理。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国办发〔2017〕47号)要求,严格政府网站设置程序,对未纳入集约化平台的市政府部门网站进行督办,基本实现网站信息内容、安全防护、绩效评价等管理和保障措施一体化;初步形成集约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业务协调、权责明晰的政府网站管理模式。

(十四)突出一体化政务门户建设。强化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全市一体化政务门户功能建设,进一步规范信息内容,丰富服务手段,完善保障措施;依托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用户认证体系,依照对接规范,做好面向公众服务业务系统的前端整合,基本实现“一号通”;完善服务资源分级管理和统一检索功能,作为市、区县一体化政务门户的重要支撑,实现“一网通”;实施全市政务服务类APP规范整合,推动政府门户独立设置的专业APP功能向政务服务综合性APP整合迁移。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继续做好“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平台专项工作。结合全省统建的政务服务资源中心进度,继续完善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努力破解“流程打架”“二次录入”等问题。继续加强实体服务大厅功能,进一步完善证照管理、预约服务、物流寄送等服务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有机融合。继续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减少各类证明材料,保障主要服务事项“零跑腿”或“只跑一次”。

(十六)推进全市政务服务热线整合工作。建成全市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将各区县平台的受理功能整合到市级政务服务热线平台,进一步拓展热线服务功能,规范运转流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标准化水平,全时段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热线电话服务。配合全省推动政务热线后台整合,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热线管理平台。

五、深入推进业务协同体系建设

(十七)加强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和应用。按照全省流程优化和服务对接规范,实现市政务协同办公系统与省统一业务协同平台对接,完成市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在各级、各部门的推广部署工作,支撑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业务流转运行;强化管理措施,规范内部应用,制定电子公文传输格式规范,建立统一的公文送达、办理情况反馈机制,健全催办、转办、督办机制,确保全市公文“限时办结、全程留痕”的有序有效推行。配合完成“山东公务邮”安全邮箱在我市各级、各部门的部署应用,监督公务安全邮箱应用推进情况,适时关停各级各部门自建、自租邮箱;根据省公务安全邮箱使用要求与规范,制定出台《淄博市公务安全邮箱管理办法》。

(十八)开展一体化移动办公服务。积极争取省移动办公服务应用试点,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建设一体化办公服务平台;推动各类业务系统向移动客户端延伸,重点突破办公、会议、现场视频、即时通信等整合内容的移动端应用;制定移动办公服务规范、安全标准和管理制度,有序组织现有移动办公业务向统一移动办公服务平台迁移。

六、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十九)推进体制机制率先突破。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7〕75号)精神,落实“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的“四统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型智慧城市体制机制率先突破的要求,组织各区县、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调整整合电子政务、信息化、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相关工作职能,形成各级政府办公部门分级牵头负责的统一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科室)或专人负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配合做好全省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山东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制定等工作,完成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发展有关规划调整完善和现有政策清理工作。

(二十)加强指导监督。继续加强对各区县、各部门整合共享工作的专业指导,根据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工作对接和业务培训;做好已有成果经验的总结推广和跟踪评价,确保整合共享成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整合共享工作评估评价指标,抓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督查落实,配合完成全省第二次、第三次实地督查,加强督查结果运用,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十一)强化安全支撑。从安全设计、安全策略、安全制度、安全技术、安全运维方面统筹考虑,提升云安全服务能力和服务级别;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网络建设、管理规范,加强政务网络安全管理;完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安全保障措施,明确业务系统安全管理职责和责任边界,确保业务系统运行安全;强化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共享、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完善敏感数据、个人隐私等方面信息的安全管控和保护措施。

 

附件:2018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配档表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淄博军分区。各民主党派市委。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