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淄政办字〔2022〕61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22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2〕15号),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与110报警服务台(以下简称110)高效对接联动,提升协同联动处置效率,科学分流非警务警情,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2年12月底前,12345与110建成高效对接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双向互转、联合调处、应急联动、会商交流等工作机制,形成12345推动部门协同高效履职、及时解决涉及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非紧急诉求,110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处置紧急危难警情、更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良好局面。

2023年9月底前,全面实现12345与110平台数据共享互通、数据分析应用,提升政府依法履职和政务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二、职责分工

12345是政府受理非紧急诉求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110是公安机关紧急报警服务台,12345、110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确定的受理范围(详见附件),24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相关诉求。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分流转办

1.话务接转。12345或110通过电话接到明确属于对方受理范围内的诉求,可通过三方通话(诉求方、12345、110)方式进行转接。对于责任单位不明确、职责交叉的企业和群众诉求,三方协商确定受理平台。对协商后仍无法确定的,由首先接到企业和群众诉求的平台先行受理,如存在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的紧急情况,由110及时派警先行处置。

原则上,12345与110互转通过三方通话方式进行,12345接到属于110受理的事项,向110发起三方通话,在确认110座席接通后,12345挂断,由110受理;110接到属于12345受理的事项,向12345发起三方通话,在确认12345座席接通后,110挂断,由12345受理。12345、110、各通讯运营商要积极配合做好互转工作,妥善解决市民来电互转过程中的时效、接通、号码限制问题。

2.平台转办。12345或110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接到明确属于对方受理范围内的诉求,按照省相关技术标准,通过对方提供的网络渠道转对方受理。互转事项中明确诉求人、联系方式、事发时间、事发地、诉求内容、办理情况等要素信息,以工单、警单的形式推送。

原则上,诉求通过12345平台与市级110互转。12345接到属于110受理的事项,立即转市级110受理,市级110接到工单并办理完成后,把最终的办理结果反馈至12345平台;110接到属于12345受理的事项,立即转12345受理,12345办理完成后将办理结果推送至市级110平台。

(二)健全联动机制

1.健全完善日常联动机制。110接到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特别是暴力事件、个人极端事件的矛盾纠纷时,第一时间派警处置,处置完毕后,属于12345受理范围的,由110将相关诉求转至12345,12345按照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有关规定转至属地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110。12345接到寻衅滋事、扬言实施个人极端行为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线索,第一时间转交市级110处置,处置情况及时反馈12345。

2.健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12345、110分别建立与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和水电油气热等公共事业服务热线的应急联动机制,保障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类突发紧急事件得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及时、专业、高效的紧急救助服务。

3.健全完善会商交流机制。建立12345与110会商交流机制,每季度末召开会商交流会议,通报对接联动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做法。对职责边界不清、存在管辖争议的高频诉求事项及时进行研究会商,厘清职责权限、落实处置责任。

(三)加强平台建设

1.推动平台融合互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要求以及相关指导意见、12345与110互转事项标准规范,按照统一的组织机构和行政区划代码,规范工单和警单受理标准、受理反馈项目等数据格式,梳理整合平台融合互通的建设需求和业务流程,实现工单与警单双向流转、受理反馈闭环运行、对接事项跟踪督办和智能监管。

2.推动数据共享应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12345与110联动事项的数据共享,采取统一开放数据或者服务接口、共建中间数据库等方式共享,做到可查、可看、可追溯、可批量应用。同时注重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诉求和警情数据融合研判,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动态、风险隐患,超前化解矛盾隐患、服务科学决策。

四、实施步骤

(一)话务对接阶段。2022年11月底前,完成呼叫中心系统改造,采取三方通话形式,确保12345与110之间话务分流转接畅通。

(二)平台对接阶段。2023年8月底前,按照全省统一标准规范完成平台系统对接,实现工单与警单双向互转、受理反馈闭环运行。

(三)数据融通阶段。2023年9月底前,梳理12345和110运行数据信息,搭建完成12345与110共享中间数据库,实现系统数据互通共享。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市公安局、市政府市民投诉中心负责统筹协调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工作,要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具体负责人,保障对接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支持保障。加大12345与110对接联动、系统升级、人员培训等保障力度,配齐配强12345话务人员、110接警员队伍,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12345、110工作人员接听询问、流转分流、跟踪反馈等技能。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12345与110的工作职责、受理范围等,引导企业和群众正确使用12345与110。同时,加强经验总结,巩固拓展12345与110对接联动工作成果。

 

附件:12345与110受理范围指导清单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